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保健品騙局大起底:領走草魚一條被要五千元
2017-04-14 15:44:34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張靜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記者手記

  騙子越來越不要臉

  管事兒的可別松懈

  保健品營銷盯准老年群體,其間的騙局已經是老生常談,可這次吸引我再次介入其中,實在是騙子越來越不講『規矩』,或者說是越來越『不要臉』了。

  當個騙子騙老人,過去都是打感情牌,叫得親熱、常去聊天、噓寒問暖、陪伴傾聽,感情雖然是假的,陪伴好歹是真的,搭出去不少工夫,擠了不少笑容,孤單或心軟的老人被忽悠著買兩瓶沒用的藥,好歹還落了點關懷,就當是碰見收費的老年關懷志願者了。現在倒好,送你條破魚,不買保健品就訛人5000塊,或者是往死了騙,恨不得搬空老人家底兒,幾千不嫌少,幾十萬不嫌多。

  在采訪中,生理退化、心理弱點、騙子狡猾,多種因素決定了老年人在生活中成了地地道道的弱勢群體。而從現實生活角度來看,能夠驅使老人們邁著蹣跚的腳步進到騙子跟前,還有著更重要,或許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孤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速、生活壓力的增大,年輕人出門在外,與老人的溝通、關懷也變得愈加的少。

  當老人們聽到保健品的推銷員口中『叔叔、阿姨』甚至『張爸、王媽』的親昵稱呼時,心中的戒備因為這種『溫暖』便消去了大半。如果在保健品店裡又看到了早上一起買菜的姐妹、下午一起下棋的哥們,老人們心中殘存的顧慮又降低了不少。也正是因為這種信任,老人願意掏錢購買根本無法治病的高價保健品。

  有時候,一些老人會開玩笑地說,『我多活一天,就多給你們(子女)領一天退休金。』雖然是玩笑,但不難聽出老人內心對於孩子的愛護。對於老人而言,可能他們對死亡不那麼畏懼,反而更擔心人到晚年卻要因為疾病給孩子們添麻煩。

  這裡真心想跟老人們說幾句:凡是上街推銷、上門推銷的,那療效要真像他們說的那麼好,早脫銷了,還用跟您這裡裝親孫子?真有那麼好的保健品,別說給您免費體檢、旅游,您搖號都輪不上買去。

  還想跟監管部門甚至屬地居委會、派出所說幾句:對這些推銷保健品、在各大社區流竄假裝活雷鋒的礙眼玩意兒們,就得跟掃除似的,隔三岔五專門清理、打擊一批。出了那麼多保護消費者、規范北京社區秩序的規章制度,最終能否落實,還是得靠執行的人。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