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揭秘
『免費送禮』鎖定人群
原本在保健品公司當推銷員的趙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保健品銷售都是有套路的,從聚人、留人到賣貨、家訪,一步一步進行下去,效果很顯著。』趙先生介紹,保健品銷售的第一步是聚人。大部分的公司都通過發傳單免費送禮來招攬客人。他稱,之前所在公司銷售的主要是一些調節血壓、血脂的普通保健品,成本不高,售價也不很貴。賣貨之前,公司慣用的招是『保健品空盒換禮品』。他們在小區周邊發傳單,凡持傳單前來聽講座的,可憑三種隨意品牌的保健品空盒換2斤雞蛋、一袋雜糧等。『這一招主要是為了鎖定經常吃保健品的老年人,這樣的老年人有保健意識,家庭條件也比較好,是我們的重點發展客戶。』
『醫生』上場問診賣藥
趙先生稱,等到一批老年人拿著傳單和保健品空盒來領禮品時,『專家』就該上場了。『專家』是公司請的,負責講健康養生的知識,當然重點還是講保健品的成分與效果,引起老年人的興趣;然後,『醫生』上場,為聽講座的老年人免費體檢、看病,所謂的『醫生』只是穿個白大褂,說自己是某某醫學院畢業的,現場『把脈』只是做做樣。最主要的是,『醫生』在『把脈』時通過交流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平時有什麼病。根據這個情況,『醫生』會推薦老年人購買幾個療程的保健品。『銷售產品時再給點優惠,為了多要贈品,老年人會加大購買量,一般情況下都是一次買幾千塊錢的產品。』趙先生稱,每次這種會上,總會有老人掏腰包,公司從沒有空手而歸。
『免費旅游』變相推銷
為了加大收入,很多公司都出了新政策,鼓勵老年人往該公司『存錢』,給10%的年息,而且存錢的客戶買保健品還可以享受更多優惠,甚至可以免費旅游。公司會組織老客戶去安徽『免費旅游』一兩次,一路上的交通、食宿公司全包,名義是回饋老客戶。但是內部人都知道,這趟『免費旅游』實際上是一個『洗腦』的過程,陪同人員一路上會給大家講健康的重要性,進一步滲透保健品的效果。旅游過程中就會推出一次大規模的『回饋老客戶』活動,讓老年人存款進行『投資』。趙先生還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他在北京賣保健品的時候,沒想到自己母親也在老家被人用同樣的方式騙走了20萬元購買保健品。受到這件事的衝擊,他放棄了『繼續騙人』。他稱,目前很多保健品公司除了賣給老年人昂貴的保健品,還開始鼓動老年人在公司『存錢』,只要存款就許給高額的利息。用一系列手段輪番轟炸,引誘老年人投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