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保健品騙局大起底:領走草魚一條被要五千元
2017-04-14 15:44:34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張靜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心理分析

  老人渴望健康內心空虛易受騙

  對於老人緣何屢屢被高價保健品推銷商欺騙,北京市奧康心理醫院的白主任分析,在受騙老人中,大多數老人都年歲已高,他們無一例外都極其渴望健康,這也是老年人受騙的最主要原因。老人渴望健康,希望不給子女增添養老負擔,而保健產品,從養生、治療等宣傳手段入手,給予了老人心理上的認同,讓他們覺得保健品本身就具備治療功效,很多老人甚至認為保健品比醫生的建議效果足,而放棄了正確的治療。

  其次是老人缺乏家人的陪伴,孤獨感重。目前,我們的國情是老齡化嚴重,而更嚴重的是家裡的空巢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一半以上,獨居老人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老人們心情簡單,極其渴望家人的陪伴,甚至覺得有人陪著說說話也是挺好的,可是子女更多忙於工作,忙於生活,忽視了老人的身心健康。老人的孤獨感給了騙子們機會,通過聊天、親切的關懷、噓寒問暖方式逐漸獲取老人的信任,不斷昇級營銷策略,變換招數讓更多的老人上當。

  對此,子女應該給老年人多一些關心和陪伴,並從身體和內心兩個方面對他們進行呵護。子女還應為老年人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使得他們有豐富的老年生活。讓老人常到室外活動,對延緩身心衰老、保持思維敏捷有很大的好處,這有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防范意識的提高。另外,老人平時可以通過自然健康的飲食習慣加上適度的運動來追求健康。日常生活中,由於自身判斷能力較弱,最好不要急於做決策,多和家人或身邊朋友商量。

  -律師支招

  受騙後老人應立即舉報

  針對老年人被保健品所騙的情況,北京市康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吳立宏稱,遇到這樣的情況,老人一定要堅持維權。他稱,一般情況下,老人的維權以及法律意識較低,一旦上當受騙不喜歡報警。他們怕子女埋怨,怕人笑話,往往采取息事寧人、自認倒霉、花錢買教訓的態度,這讓騙子們有了更多逍遙法外的機會。

  吳立宏提示老年人,遇到被騙的情況,可以撥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電話『12331』舉報投訴。同時,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短信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制、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舉報後,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會進行調查處理,一旦檢查發現確實存在問題,會進行查扣,情節嚴重的將移送公安機關處理。這需要老人能夠提供一定的信息,老人可以將這些產品交給子女或者相關部門進行鑒定,不要擔心受到子女的抱怨或者面子上過不去,一定要及時告訴家人。』

  此外,他認為,我國對保健品企業『重審批輕監管』,保健產品准入門檻低,銷售渠道更新速度快,沒有固定場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造成違法成本低,監管難。特別在一些遠郊區,保健產品的監管有一定的盲區,也是騙子們集中經營的重災區。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相應的處罰措施。

  保健品騙局屢見不鮮,可為什麼明知是騙局,卻仍然有部分老年人甘心受騙?對此,北京晨報記者進行了暗訪,揭秘騙子到底是使用了什麼伎倆纔讓老人深信不疑。

  記者暗訪

  銷售員只盯老年人

  按照幾位曾上當受騙過的老年人的指點,北京晨報記者來到雙井家樂福附近尋找高價出售保健品的人。在雙井家樂福的北側,記者看到,兩名男子站在停車場附近,手中拿了一個禮盒,遇到老年人過來,就上前搭話。但是年輕人從其身邊經過,卻沒有人上前搭話。

  記者看到有一位剛剛從超市買菜出來的老人從他們前面經過,一名工作人員立即主動上前攀談:『叔叔,來買菜啊,我幫您拿著東西吧。您看我們這有個產品,您了解了解,我們還免費贈送您小禮物。』老人稍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搖搖手離開了。

  記者上前攀談,自稱想給自己家裡的老人找點養生活動。這兩個人聽見後立即來了興趣,問記者:『您家老人是不是就住附近?可以讓他們來我們的地方坐坐,平時除了可以和其他老人一起參加養生培訓,還可以買我們的保健品。』但是當記者表示能否看一下產品時,對方卻說產品沒有現貨,他只給記者看了產品的照片,記者看到,在照片上寫著『普健硒』,但是卻沒有其他信息。

  行蹤神秘常換地方

  一名參加過『養生培訓』的老年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裡使用促進血液循環理療儀器,有的則仰面朝天地坐在椅子上,眼睛上蓋著一副眼貼,據說是店裡免費提供的,可以治療青光眼、飛蚊癥。『但是用完了也沒有什麼感覺,暈暈乎乎的就回家了。』她稱,自己買了三萬多元的保健品,但是吃了很久纔發現,這個藥裡就是普通的面粉。『一瓶880元,太貴了。』

  記者通過老人的指引,在百子灣附近找到了保健品推銷的蹤跡。記者看到,這裡除了擺設幾臺血液循環理療儀之外並沒有其他東西,幾名推銷員就站在店門口,看到年輕人絲毫不理睬。記者向門口的推銷員詢問情況,他們顯得十分謹慎。『您是哪個叔叔阿姨的女兒?』說著她用身體擋住記者的視線,不讓記者往裡看。『您是住在附近哪個小區啊?』銷售員不斷詢問,記者稱『要給老人看看興趣班』,她立刻婉拒了。

  而另外一名銷售員告訴記者,這裡是老人保健課堂,可以讓家中老人來免費體驗。『我們這裡還有血液檢查儀器,主要是檢查人體血液及血管健康情況。一般老人上門諮詢,要先做個血液情況檢查,健康管理員會根據檢查結果給出營養建議,還會安排他們去聽健康講座。』當記者向其詢問普健硒能不能在這裡買到時,銷售員稱,店內沒有保健品。『抱歉,店裡沒有。要是老人吃過這個產品覺得不錯,可以讓他來這裡做完評估之後,再考慮買產品。但是地點不一定是這裡,您留下老人的電話,我們在這附近開講座的時候,會和他們聯系的。』但是當記者問這是否是藥品時,銷售員回答,這個屬於食品。隨後,記者在受騙老人提供的該產品說明書上及公司官網上,均未找到國家食藥監總局頒發的批准文號。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