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老年人緣何青睞免費遺囑庫? 遺囑內容90%是房產
2017-04-17 14:12:14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日,一則遺產糾紛案引發社會關注。廣州一位86歲高齡的離休乾部去世後,遺留下了越秀區東湖的兩套房產,三年後保姆手持3份『手書遺囑』要求繼承其中一套三室一廳。日前,廣州中院對這起遺囑糾紛作出終審判決,認定老人在當時有癡呆表現,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署這些遺囑的行為無效,駁回了保姆的全部訴求。

  近年來,由於沒有遺囑或遺囑無效,老人離世後,遺產繼承陷入糾紛,子女反目成仇甚至對薄公堂的案例層出不窮。

  2013年3月21日,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成立。從成立之初,這家機構便受到廣大老年人的熱烈歡迎,如今,預約辦理遺囑的服務,已排到了8個月以後。

  立遺囑,從禁忌話題到為越來越多老年人所接受,背後揭示的問題值得關注。

  『立完遺囑後感覺像完成一件人生大事』

  4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交民巷73號的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幾十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登記遺囑或進行諮詢。

  陳阿姨是第一次來中心諮詢。她是因前幾日看到央視的報道後,慕名而來的。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小崔告訴她,現在預約遺囑登記的人,已排到了今年12月下旬。

  『因為預約登記的老人太多了,而我們的接待能力有限。』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主任尹艷賀告訴記者,這還不是她們最繁忙的時候。『記得登記中心剛成立的時候,每天在門外排隊的老人近百米。盡管當時我們加班加點工作,還是會被等待久了的老人投訴。』

  中華遺囑庫是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共同發起主辦的我國首個關注遺囑的公益項目,該項目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提供遺囑的諮詢、登記和保管服務。中華遺囑庫在北京、廣東、天津、江蘇設有分庫,截至目前,已有5萬多份遺囑入庫,還有近3萬多名老人正排隊等著登記。

  中華遺囑庫管理委員會主任陳凱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華遺囑庫的成立,主要是基於城市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方向發生了變化。『以前在家庭內部主要是贍養、監護、家暴、生活水平等問題,而現在老人權益保護則主要是遺產繼承。』

  另一個目的,則是傳播現代社會的遺囑理念,推動老人用法律的工具管理生活。『不給家人留麻煩,不給自己留遺憾。』

  北京第一登記中心成立以來,尹艷賀說她明顯感覺到老年人心態以及遺囑觀念的變化。

  『當初在給老人做諮詢的時候,我們用詞特別小心。「去世」、「死後」這些字眼都是忌諱,因為很多老人當場會生氣。』而現在,很多老人看出工作人員的顧慮後會主動寬慰說『我不在乎』,甚至老人自己在交代財產分割的時候會直接說『我死後』。

  遺囑不僅僅是一份法律文件,更是一種愛心和責任的表達。

  陳凱說,現在好多老年人來立遺囑,會穿得很正式,甚至會和工作人員合影。『很多人立完遺囑後感覺像完成一件人生大事。人生的儀式感十足。』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