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假貨狙擊戰昇級 每天發現上千家售假店鋪
2017-03-21 10:15:43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數據定位

  電商平臺的參與,則可使品牌方打假團隊獲得更多的店鋪注冊信息,提高打假效率。平臺方甚至可以結合後臺的銷售數據,經過大數據分析,描繪出售假者的活動軌跡,從而進行更准確的定位。

  比如,阿裡巴巴的打假特戰隊在接到鄧志勇的舉報線索之後,通過大數據分析,鎖定售假者活動區域為北京市順義區楊鎮的一個社區內。

  根據這個定位,鄧志勇帶著人開始進行實地定位。經過前期摸查,並沒有在該小區發現倉庫和制假窩點,該小區可能僅僅是一個售假窩點。於是,鄧志勇決定暫時按兵不動,繼續跟蹤調查。

  『現在這些人非常謹慎,一般會把制假地、倉庫和售假窩點分開,而且銷售的窩點不會存太多貨。如果我們沒有查清楚倉庫的具體地點就貿然報警,警方的抓捕行動很可能就會驚動控制倉庫和制假的人,給其逃脫的機會。售假者最終也可能會因為售假金額不足5萬元而罰款了事。』鄧志勇介紹。

  通過調查,鄧志勇發現,這一售假團伙非常狡猾,並沒有按照常規,就近設倉庫,而是將之放在了離售假窩點十幾公裡之外的順義城區,『這樣他們來回拉貨送貨的時候,如果有車跟蹤,十幾公裡的路,很容易就會被發現。』

  此外,鄧志勇發現,每次大批量出貨的時候,制假售假團伙都會有反跟蹤的措施,『他們一般會專門安排車輛遠遠地跟在拉貨車後面,如果有可疑車輛跟蹤,他們很快就能發現。』

  李偉認為,有了平臺方的參與,依靠其大數據分析,定位會更加准確,一般到了現場就能發現售假者的蹤跡。

  2015年年底,李偉發現了一起涉案金額在200萬?300萬元的售假線索之後,在阿裡巴巴技術團隊的幫助下,精准地確定了售假者的地址信息和活動范圍,在廣東省順德市的一個小區。

  但到順德市實地定位時,李偉和同事們在定位的小區裡蹲守了一周,卻沒有發現售假者的任何蹤跡。

  『去的時候我們還是蠻有信心的,認為一定能查到他們,結果連人影都沒見到。』提及這次失敗的行動經歷,李偉的語氣中仍然流露出失望。

  因此,李偉一行只能聯系阿裡巴巴重新進行數據分析。結合售假者一周內的物流數據,發現其活動地址和軌跡都變了,但還在順德市。

  帶著新的地址信息,李偉和同事們再一次撲向順德,最終在新地址順利地發現了售假者的蹤跡,『原來他們剛好在一周前搬了家,到了另外一個高檔點的小區。』

  不是每個案子都能摸清整個鏈條

  『我們每調查一起案子,就要從源頭切斷一個制假售假鏈條。』孫亮說。

  因此,在落實線索的過程中,他們要與制假售假者斗智斗勇,抽絲剝繭,從細微處發現端倪,摸清制假售假鏈條。

  經過長期『戰斗』,孫亮已經掌握了服裝行業制假售假的規律。相比於其他行業,服裝行業的制假售假利潤微薄。比如一件普通女裝的造假成本一般為69元,如果是制售分開,售假者要花費100元左右纔能拿到假貨,然後200?300元放在網上賣出去。

  『如果再刨除售假環節的人工成本,利潤率並不高。』孫亮坦言。

  因此,服裝行業整個制假售假過程一般是由一個人、一家人或者幾個相熟的人控制。

  制假環節采用小作坊式生產。制假者大多是在新產品上市後,立即購買樣品,然後根據樣品打板、制板,完成仿冒。商標和包裝材料則從附近的小作坊定制。

  比如高郵案中,最終警方根據孫亮提供的線索,在前述老者經常取貨的制假窩點查獲了整整一卡車的侵權商品,包括一批原料、商標和半成品。

  但身處家電行業的李偉則要面臨無法從源頭打假的苦惱。

  與服裝行業不同的是,目前家電類產品的生產和售假已經實現了完全分離。比如在廣東佛山、順德等仿冒老板電器產品的『重災區』,有一些家電制造企業專門生產不帶任何標示的『白機』,然後售假者買進『白機』,在倉庫完成貼商標、包裝等工序,並上線銷售。

  『所以警方每次行動都只能查到倉庫環節,即便是知道這些產品是在哪裡生產的,也束手無策。因為生產廠家沒有貼商標,因此也就不屬於違法行為。』李偉對此深感無奈。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