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售假者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手段越來越『高明』,方式也越來越隱蔽,假貨狙擊戰也隨之昇級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輝輝/北京報道

"2016年3月15日,蘭州市城關區,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現場">2016年3月15日,蘭州市城關區,銷毀假冒偽劣商品現場
下午5點多,李偉匆匆登上了從杭州去往南京的高鐵,他要到南京落實一個制假售假案的線索。
他是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板電器)法務部專門負責品牌維護的工作人員。從2012年開始,他便開始進入這種接到舉報就即刻出發的生活節奏,盡管他並非相關部門的執法人員。
『我們每年都會發現二三十起案值比較大的假冒銷售老板電器產品的案子。』李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2012年入行以來,他明顯地感覺到制假售假者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手段越來越『高明』,方式也越來越隱蔽,而他們的假貨狙擊戰也隨之昇級。
每天發現上千家售假店鋪
接受本刊采訪時,李偉向記者出示了一組外包數據公司對國內幾家電商平臺的檢索結果,這些數據顯示,其中幾家店鋪形跡可疑,『從店鋪名稱上看,應該屬於一個人,而且其產品銷售價格明顯比老板電器的正品低很多,產品圖片也顯得不太正常。我們懷疑可能又是個冒牌貨。』
接到這類信息,李偉和同事們通常會馬上對這些線索進行跟進核實,開始一場『惡戰』。
2015年之後,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在李偉的工作中出現。
近年來,他清楚地感受到,線下的售假行為明顯減少,線上的售假者卻開始變得猖獗起來,『線下門店售假的風險比較高,一般接到舉報,我們過去就能逮個正著,而線上售假方式則要隱蔽得多。』
於是,打假『主戰場』也從線下實體門店逐漸轉移到互聯網。
『目前,數據分析、網絡檢索就成了我們發現制假售假線索的重要方式。』李偉說,老板電器甚至為此委托了專業的數據公司。
南京聖迪奧時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迪奧)打假負責人孫亮對此同樣感受深刻。
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同以往主要依靠消費者投訴,經銷商、專賣店舉報發現售假線索不同,現在他們每天都要在各個電商平臺輸入『聖迪奧、S·DEER』等品牌關鍵詞進行檢索,然後對授權店之外的所有店鋪進行一一甄別,主要是通過銷售價格、圖片質量、售後評價等信息初步判斷真假。
『一般假貨的價格都會明顯低於正品,比如聖迪奧一款售價在600元左右的女裝,假貨的價格可能只有200?300元,甚至更低。』孫亮說。
通過這種初步鑒定,孫亮和同事每天都能甄別出大量涉嫌售假店鋪。
『比如說在某電商平臺上,事實上只有3家旗艦店是經過聖迪奧公司授權的。但是我們每天的搜索結果都有幾千家店鋪,這裡面有一些可能是非授權銷售,但仍然有超過1000家店鋪是在銷售假冒的聖迪奧產品。』對此,孫亮感到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