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假貨狙擊戰昇級 每天發現上千家售假店鋪
2017-03-21 10:15:43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超過5萬就深挖

  發現售假線索之後,品牌方的打假團隊就要順藤摸瓜。

  通常,品牌方會首先確認售假店鋪是否有關聯店鋪。

  2016年年初,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踏)的品牌維護負責人鄧志勇的團隊,就在某電商平臺上發現了7家均帶有『斐樂』二字的售假店鋪,通過其他線索比對,認定這7家店鋪為一人所有。

  『這些店鋪除了名稱上有重復的字樣之外,一般在裝修風格、產品種類、產品標價等方面也會露出蛛絲馬跡。』鄧志勇說。

  發現了7家售假店鋪之後,安踏根據各個店鋪的銷售數據,初步估計銷售額可能高達100萬元,遠遠超過了制假售假刑事立案的涉案標准。於是決定繼續深挖。

  『如果初步估計售假店鋪的銷售額比較少,達不到5萬元的刑事立案標准,我們就會把線索移交給電商平臺,讓他們處理。』鄧志勇說。

  下一步行動的關鍵是取證和定位。

  於是鄧志勇和同事們兵分兩路,一路以普通消費者的名義,從前述7家售假店鋪分別購買了假貨樣品,並交由公司的鑒定部門鑒別真偽。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坐實對方的侵權銷售行為,為下一步向公安機關報案提供支持;同時,也是為了保存證據。』鄧志勇解釋道。

  另外,他們還與電商平臺取得聯系,盡量爭取平臺的幫助,以便搜集更多售假者的身份信息,並對其活動軌跡和售假窩點進行定位。

  『在沒有平臺方幫助的情況下,我們自己主要是通過各種渠道查知賣家的退貨地址和其他有用的信息。』李偉說。

  如果沒有更多的賣家信息,拿到退貨地址、退貨收件人信息之後,他們就必須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實地走訪和『偵查』,以便獲取更多、更有『破案』價值的線索。

  2015年夏天,孫亮的團隊經過前期摸排,發現一個線上假冒銷售聖迪奧產品的賣家在江蘇省高郵市,當即就和幾個同事一起去摸底。

  在一周的『蹲點』過程中,他們注意到一個老年男子頻繁出現。此人每天都會騎一輛三輪車,拉一個裝滿物品的麻袋到售假者的店裡,而當他卸貨的時候該店鋪總會關門。後來證實此人是售假店主的父親。之後,通過跟蹤此人,孫亮他們發現了制假的窩點。

  2017年1月18日,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對假冒偽劣藥品進行集中處置">2017年1月18日,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對假冒偽劣藥品進行集中處置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