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90後打造虛假外匯交易平臺詐騙1.2億 6800多人受害
2018-07-20 09:43:00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炒外匯是很多投資者熱衷的投資項目,不少虛假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這些平臺號稱是擁有海外雄厚實力的投資公司,而且還會在高大上的大廈中租用寫字樓。可是,一旦投資者將錢轉入這些平臺的賬戶,最終的結果卻是人去樓空。

  今年3月,一條不起眼的線索讓山東省煙臺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接觸到這個覆蓋全國詐騙集團的冰山一角。3個多月時間,煙臺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邊防、刑偵、網安、法制等多部門協同作戰,上百警力跨多個省份縝密偵查,終將這一詐騙團伙一網打盡。

  據介紹,這是一群高學歷的90後,他們打造了一個可以隨時在後臺修改數據的虛假炒外匯、貴金屬投資平臺。一年多的時間裡,涉案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發展二級代理公司132個,個人代理1300多家,受害人達6800多人,涉案價值1.2億元。

  情人鬧別扭揭開巨大陰謀

  今年3月,市民王某在『民生警務平臺』投訴稱,其『女朋友』介紹他在一個網絡交易平臺上炒期貨、外匯,先後投入3萬餘元,現已全部虧損。

  經了解,王某常年在非洲務工,一人在外寂寞難耐,便通過某交友網站認識了一個女友,叫小芳,是90後,兩人經常視頻聊天。

  小芳告訴王某,通過網上的投資平臺炒外匯和期貨來錢很快,自己家親戚就有乾這個的。平臺有分析師幫忙看外匯走勢,保賺不賠,自己不用動腦子,跟著賺大錢就行。

  王某聽得很心動,便試著投了3萬元。沒想到,錢一進交易平臺便一直在賠,短短幾天時間便縮水1萬多元,直至血本無歸。賠錢之後,小芳在微信上也不跟他聊天了,王某懷疑自己被騙,專程從非洲趕回國內,通過『民生警務平臺』投訴。

  開發區分局通過對小芳信息查詢落地劃分案件歸屬地,該線索交由邊防大隊案件偵查隊辦理。接警後民警立即找到了小芳,小芳稱只要民警不處理自己,她願意將王某的損失如數歸還。

  民警將案件情況匯報給開發區邊防大隊大隊長趙紅軍後,趙紅軍認為這就是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隨後,辦案人員立即加大對犯罪嫌疑人小芳的審訊力度。

  經審訊,小芳如實交代了其團伙成員人數、詐騙窩點等關鍵信息。第二天,辦案民警將位於開發區某商業大廈的詐騙窩點成功搗毀,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

  經查,2017年6月,詐騙窩點負責人孫某與合伙人前往杭州一金融投資公司簽訂合約,取得了某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的經營資格。該平臺對外稱注冊於香港,是一家正規的外匯、貴金屬投資平臺,實際上是嫌疑人可以隨意操控後臺、以達到吸乾投資人每一分錢為目的的假平臺。

  孫某獲得經營資格後,便組織其下屬業務員編造虛假身份,通過微信交友、拉攏感情等手段,誘使受害人到網絡外匯交易平臺投資。按經營合同,約定按照客戶虧損的50%(後提高至75%)進行返利。

  截至被警方一網打盡,孫某的窩點經營不到兩個月,涉案價值近百萬元。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