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聚焦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
2017-08-03 08:36:54 來源:新華社  作者:高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問題:有地方一罰了之,有地方『美化』數據

  一些地方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仍然突出。

  去年冬天,山西省一些城市因為二氧化硫嚴重超標,廣受關注。二氧化硫超標多與燃煤有關。此次督察發現,2013年至2016年,山西省煤炭工業廳未按照分工要求開展工作,全省散煤煤質管控處於失控局面,導致冬季燃煤污染十分嚴重。

  在遼寧,近年來大規模違法圍海、填海問題突出。督察指出,海洋管理等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督察組人員表示,即使加上處罰金額,填海一畝的成本都遠遠低於填海所得,這實際鼓勵和縱容了違法圍海、填海行為,導致海洋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還有些地方看上去采取了不少治污措施,但流於表面工作。督察組在反饋中嚴厲指出,天津市濱海新區、武清區『走捷徑』,在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周邊區域實施『保障方案』,采取控制交通流量、增加水洗保潔次數等功利性措施。寧河區落實黑臭水體治理任務敷衍塞責,為應付檢查做表面文章,僅采取雜物堵塞排污口、設立擋水牆等臨時性措施,管網建設等治本工程嚴重滯後。

  與這些不作為、『假作為』相比,一些地方的亂作為問題更讓督察組震驚。湖南省湘潭鹼業公司是當地龍頭企業,在線監測設備運行不正常,長期超標排放。為讓企業通過環保備案,湘潭及湘鄉兩級政府於2016年12月分別出具備案申報文件,均寫明『通過多年在線監控運行及各級環境保護監測站監督性監測表明,污染物能夠實現達標排放』,弄虛作假。

  挑戰:重點流域區域環境問題突出

  督察組每到一省都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所側重,此次督察反饋中也著重通報了重點流域區域突出的環境問題。

  督察發現洞庭湖區生態環境問題嚴峻。與2013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從36.4%下降為0,出口斷面總磷濃度昇幅97.9%。其中,益陽大通湖是洞庭湖區最大的內湖,2012年申報為國家良好湖泊,並得到中央財政支持。但益陽市對大通湖天泓漁業公司圍網養殖監管不力,企業大量投放飼料、肥料,水質從2013年Ⅲ類下降為2016年劣Ⅴ類。

  在安徽,巢湖治理是督察組關注的重點問題。督察發現巢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形勢嚴峻。當地頻頻破壞濱湖濕地、違規侵佔湖面進行旅游開發,且入湖污染量大,入湖的十五裡河、南淝河和派河水質長期劣Ⅴ類。

  此外,督察還指出了各地存在的其他一些共性問題,包括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建設問題突出、一些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解決不夠有力等。

  反饋情況並不意味著督察結束。按照要求,7省市應在30個工作日內組織編制整改方案上報國務院。獲批後,各地的整改方案也將向社會公開。抓整改、抓落實、抓問責,中央環保督察掀起的綠色風暴還將在各地持續。(參與記者張華迎、楊丁淼、肖艷、史衛燕、趙洪南、呂夢琦、董建國)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