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聚焦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
2017-08-03 08:36:54 來源:新華社  作者:高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題:問責4660人,嚴批環保不作為亂作為——聚焦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

  第三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日陸續向天津、山西、遼寧、安徽、福建、湖南、貴州等省市反饋督察意見。

  『新華視點』記者了解到,督察組向7省市交辦的31457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基本辦結,立案處罰8687家,拘留405人,約談6657人,問責4660人。

  無論受理的群眾舉報數量還是問責人數,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均比前兩批顯著增加。此外,反饋報告措辭嚴厲——『為應付檢查做表面文章』『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多見』『一些地市和部門環境法制意識淡薄』……一針見血地指出地方『病灶』,為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敲響了警鍾。

  特點:交辦問題、問責人數均創新高

  從群眾舉報的環境問題數量看,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共向內蒙古等8省區交辦群眾來信來電舉報1.3萬件;第二批7個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北京等7省市轉辦的環境問題舉報超過1.5萬件。

  隨著中央環保督察毫不留情地向地方生態環境問題『亮劍』,公眾切實體驗了中央環保督察的影響力,很多百姓主動提供身邊破壞環境的線索。

  與前兩批相比,第三批進駐7省市的督察組受理轉辦的群眾舉報數量翻了一番。在7省市中,遼寧省最多,達到6991件。其餘依次為福建4903件、湖南4583件、天津4226件、安徽3719件、山西3582件、貴州3453件。

  從問責人數看,在督察組正式向地方黨委、政府反饋督察意見前,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的8省份問責人數超過3200人,第二批7省份問責人數超過3100人。

  截至目前,第三批督察的7省市中,僅湖南一省就已經問責1359人;其餘6省市依次為山西1071人、遼寧850人、安徽476人、福建444人、貴州321人、天津139人。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督察意見反饋,有關部門將進一步深入調查,各省問責人數還會上昇。

  考驗:環保為經濟發展讓路仍時有發生

  督察指出,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生態環境保護為經濟發展讓路的問題,環境保護工作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局面。

  據督察組人員介紹,為拉動經濟發展,山西省2015年不顧大氣環境質量超標、省內火電產能嚴重過剩的嚴峻形勢,違反規劃環評審查意見實施《山西省低熱值煤發電『十二五』專項規劃》,先後核准審批20多個低熱值煤發電項目,部分項目在審批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不嚴不實。2016年以來,隨著經濟形勢有所好轉,山西全省煤電焦鐵等產能負荷明顯提高,但環境投入和監管沒有同步推進,甚至放松治污要求,全省多數地區大氣環境質量出現惡化。

  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很多地方都面臨的考驗。貴州省是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但保護滯後於發展甚至讓位於發展的情況時有發生。威寧縣縣城建設用地范圍與自然保護區范圍重疊面積由2009年規劃確定的2217畝擴大到目前的25411畝,『城進湖退』問題突出。

  同時,一些地方還出臺『土政策』乾預環境執法。國家要求2015年6月底前全面清理、廢除阻礙環境監管執法的『土政策』。但一些地方為追求一時經濟增長,不願清理『土政策』,甚至還出臺新的『土政策』。福建省莆田市政府2016年出臺『無檢查周』和『下限執行處罰』等『土政策』;南平市建陽區2016年連續出臺3個阻礙環境執法的『新文件』;泉州石獅市政府於2015年12月召開專題會議,責令市環境保護局撤銷依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助長了企業違法行為。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