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次裝修惹來16個月麻煩
因數萬元定制家居產品尺寸不對延遲交貨買家與商家鬧上法院

資料圖
『裝修入住本是件開心的事,但我真的是精疲力盡。』定制的廚房門、臥室門、衛浴櫃尺寸不對、材質不符、延遲交貨……從2015年11月收貨開始,廣州市民李女士走上了16個月的維權之路。法院一審判決支持了她部分訴求,但她決定再向前推進一步,上訴至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貨不對板
2015年9月底,李女士的丈夫在正佳廣場歐派店鋪下單定制了廚房門、衛浴櫃、櫥櫃等總價數萬元的家居產品。2015年10月10日,李女士又定制了兩扇臥室門,她說自己向店員提出要實木門,店員給她推薦了總價12100元的兩扇臥室門,但訂貨單上並未寫明門的具體材質,這也成為日後糾紛的隱患。
對此,歐派向本報記者回復,『銷售現場均有材料實樣及《產品手冊》,產品手冊會對產品材質進行詳細描述,銷售人員也會引導消費者進行產品選擇。』李女士表示,當時店員並未跟她丈夫核實材質。
2015年11月12日是約定安裝廚房門的日子,但安裝完後李女士卻發現,門小了3厘米關不上,經交涉後外掛門改為內開門。商家還承諾2016年1月給李女士送新的廚房門,但卻推遲到2016年3月9日。
按約定2015年11月23日上門安裝臥室門,但李女士發現,送來的門不是實木門而是復合門。銷售人員解釋說,這就是當時確定的木門型號。李女士要求退貨,銷售人員表示要換實木門需再補差價9169元。李女士心想,當時正是裝修的關鍵時期,不想再起其他爭執,只好補差價重新簽訂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