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網約車新政過渡期倒計時 北京部分網約車變"黑車"
2017-04-24 14:00: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體驗2報廢換車不劃算司機轉開黑車

  朱師傅是內蒙古人,如今每天晚上7點左右出車,最晚乾到2點,一晚收入200元左右,他覺得生意並不好。朱師傅的車是京牌,盡管滴滴派單的強度還能適應,但最終,他又回到四惠附近,這個離家不遠的地方開起了黑車。

  朱師傅說自己不開網約車的原因一個是網約車平臺的相關獎勵沒有以前多了。第二個則是網約車新政對於司機資質、服務、運營車輛要求變高。朱師傅覺著自己『受不起那累』。

  『以前滿幾十單,都會有獎勵,裡程費也有1塊8,現在掙不到那個錢了。』朱師傅表示無奈。他自稱,去年初,他和老鄉開網約車一個月都掙到兩三萬。有的人乾了大半年,就還清了10萬塊錢的購車貸款。2017年春節前後,他的月收入已經減少到一萬元左右。

  網約車新政出臺之後,不少司機發現自家車輛的軸距和排量受限,有些車輛甚至快達到8年報廢期,如果要換一輛新車,繼續開網約車的收入能否還得起車貸?朱師傅表示自己的另一輛京牌車剛報廢,現在換車去開網約車並不劃算,所以最終去開黑車。朱師傅對記者表示,自己還會繼續觀望。如果網約車平臺最終能接納外地司機,他也可能考慮換輛合格的私家車。『到時候再決定開黑車還是網約車吧,怎麼舒服怎麼來。』

  體驗3老家網約車不賺錢返京開黑車

  『4月初,我回河北滄州開網約車,半天只掙了幾十塊錢,又回來拉黑車了。』40歲的王師傅不停搖頭,自從4月初網約車平臺不給外地牌照司機派單後,他就回到了滄州老家想試試,結果收入不理想,於是他回到了北京開起黑車。現在,他只在住地附近拉客,線路只限於?頭與勁松之間,10元一位,滿四人開車,一天的收入在100-200間徘徊。王師傅說,比起開網約車時,一月一萬多的收入,現在少了許多。最終,王師傅要價70元將記者從勁松拉到了三裡屯。

  在記者探訪乘坐的9輛黑車中,有6位表示曾經是網約車司機,其中3位是外地牌照的車主,3月底纔剛剛轉向黑車行業。

  30歲出頭的張宇(化名)3月底已從網約車平臺退出。凌晨2點,在珠市口天王星KTV趴活的他向記者表示,自己還不適應黑白顛倒的生活。

  在開網約車的日子裡,他每天8點左右,從橋灣地鐵站附近的家出門,一天開10小時,刨去油錢,平均300元入賬。一個月一萬左右的收入。而如今,只有河北牌照的他再也聽不到網約車的訂單。夜裡11點,他纔把車開出來,到次日凌晨5、6點收工。他表示,運氣好的時候,他能接幾個遠途的乘客,一晚上兩百多。『不太確定一個月下來收入多少,但夜裡開車太熬人了,我還在考慮要不要做下去。』張宇語氣猶豫。

  -回應

  滴滴:高峰擁堵短單不掙錢已改善

  滴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因司機減少,用戶打車會遇到一些難題。而司機收入和評級、認證、上線率、接單量都有關系,影響因素較多,但司機總體收入還是增加和持平的較多。

  該負責人表示,北京上線分時計價後,起步價和不同時段的時長費都有提高,司機之前收入影響最大的是高峰期擁堵和短單不掙錢,現在這兩個問題都有了很大改善。比如拼車優先,鼓勵更多人通過拼車出行,提高效率,通過分時計價鼓勵乘客錯峰出行,鼓勵司機高峰期多出車,通過上面這些做法提高了司機的出車量,接單量和在線時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運力下降帶來的打車難問題。(記者趙蕾左燕燕實習生劉經宇)

  聲音

  乘坐黑車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乘客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他表示,黑車的存在擾亂了客運市場秩序,黑車的准入門檻低,車輛本身的安全措施少,比如,車輛的質量、報廢時限等都沒有標准,安全隱患較高。也導致一種不公平競爭。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徐康明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