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人抓了,公司倒了,血汗錢沒了:透視非法集資追款難
2017-04-19 15:00: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諾 姜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涉案金額屢屢破億能追回的九牛一毛

  ——非法集資案追款善後問題調查

  『非法集資的老板已經被抓起來了,我的錢還能要回來嗎?』如今各地不斷破獲非法集資案,作為涉案受害群眾,最關注的則是非法集資案件查處後的資產追回問題。

  非法集資案高發,去年受理近萬件

  當前我國非法集資犯罪案件高發,涉及人數眾多,風險隱患大量積聚。2016年,全國檢察機關公訴部門受理非法集資案件9500餘件,其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8200餘件、集資詐騙案1200餘件。

  涉案金額數十億、超百億的非法集資案屢見不鮮: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安徽鈺誠控股集團等公司和個人通過『e租寶』等互聯網平臺非法吸收公眾資金762億餘元。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案件正在審理中。

  ——2016年3月,安徽警方透露,安徽金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利用『三農資本』網貸平臺非法集資20多億,目前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

  ——今年3月,江蘇省檢察機關通報,『易乾系』公司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銷售理財產品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巨額資金,涉案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據知情者稱,『易乾系』吸收的資金總額超百億元。

  公安部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非法集資存在新舊領域風險疊加的特征,互聯網金融成為高危領域。打著互聯網金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中介、股權投資、旅游、養老、民辦院校、境外上市等旗號的新型案件增多。

  2015年,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為期3個月的非法集資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共破案2423起、涉案金額逾千億元;2016年12月,安徽省金融辦發布細則,非法集資的實名舉報人最高可獲10萬元獎勵;2016年底,寧夏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和雲平臺技術,對涉嫌企業和個人動態監測……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