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酒店不提供會影響口碑嗎?
意見稿出臺後,廣受環保人士歡迎。在意見稿的第五十條『低碳消費』中指出,『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企業應當向消費者提供可以重復使用和再利用的產品,不得無償或者變相無償向消費者提供列入國家限制一次性消費品名錄的用品。』如果『住宿、旅游、餐飲等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無償或者變相無償向消費者提供列入國家限制一次性消費品名錄的用品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一些業者和消費者對此有不同看法。廣州某經濟型酒店業主趙先生說,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可以為酒店節節省開支並且環保。但是,所有酒店都執行纔行。『酒店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已經存續了很多年,現在的情況是,消費者要求提供,甚至要求提供更好的。如果只有一兩家遵守,會影響酒店口碑,最終影響入住率。』
走訪中,記者也找到一家不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位於天河東附近的7天連鎖酒店表示,該酒店的經濟房中沒有一次性洗漱用品,需要消費者自備。『如果沒有帶,可以從前臺買,一套3元。』正在辦理入住手續的小張說,他出差經常住這間酒店,經濟房是最便宜的房型,現在他習慣每次自備洗漱用品。『不過,身邊很多朋友覺得住酒店就應該有洗漱用品,沒有的話很不方便。』
還有不少消費者明確表示贊成一次性洗漱用品存續下去。『我覺得一次性用品更衛生。比如梳子可以反復使用,如果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的,還是覺得不安全。』消費者周女士說,為了支持環保,她每次都會把在酒店沒用完的牙膏牙刷帶回家。
學習他國做法或許換個思路更有效
有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國際上很多國家的酒店為了環保早已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比如,意大利、以色列、韓國等。『如果中國游客多的話,酒店方通常也會打破慣例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導游林女士說,各國的環保思路不太相同。
比如日本和歐洲都很重視環保,歐洲的思路是少用,去超市買紙袋都要花錢;日本則非常重視垃圾分類和循環利用,在超市買一斤西瓜恨不得用一斤塑料袋包裹。但是,這些塑料袋可以回收再利用。『我覺得,現在國人已經對一次性用品產生了「依賴」,要改變現狀比較難,很可能只是一陣風。不如從一次性用品的材料和垃圾分類來規范酒店,讓酒店提供包裝材料更環保和循環使用的洗漱用品。』林女士提出建議。
走訪中,記者還發現廣州一些中檔酒店已經開始放棄傳統的一次性洗漱用品,開始使用大包裝洗漱用品。客觀上,確實減少了瓶瓶罐罐的塑料垃圾。
有消費者還建議,如果真的想讓酒店方體現『沒有無償或者變相無償提供一次性消費品』可以效仿一些歐洲酒店的做法。『如果入住兩晚不使用客房服務,包括洗漱用品,並把相關標識掛在門把手上,酒店會獎勵代金券。從經濟角度入手,或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