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博』成『婆』的『最靠譜警察蜀黍』
王海丁告訴《新華每日電訊》,從搞笑賣萌,到加強互動,再到主動策劃,並非『無心栽柳』,而是『蓄謀已久』:『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賣萌和互動吸引粉絲,然後通過核心內容留住他們,提高粉絲的黏合度。』王海丁把『@江寧公安在線』比喻成一個人:『活潑親民,是他的外在;核心的內容,是他的骨架。』
關注的人多了,再發各種『警方提示』就有人看了。而這時『@江寧公安在線』發出的警方提示,也不再是板著臉說教或者腆著臉賣萌。比如,暑運或春運前後,王海丁制作圖文並茂的長微博,並把知名的動漫人物偵探柯南PS上去,講解網購火車票如何防騙;他還在網絡小說《盜墓筆記》大熱期間,用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視角,給網友講解真實的盜墓大案是如何偵破的。
關於什麼樣的管制刀具可以帶上公交地鐵,大家總是搞不清,尤其是一些經常玩古裝或者動漫角色扮演(cosplay)的年輕人,他們通常要配戴一些塑料或者木質的刀作為道具,不知道能不能帶上公交。王海丁於是以cosplay為例,制作了一條長微博給網友們講述如何分辨管制刀具。
一位以擅長cosplay《七俠五義》中錦毛鼠白玉堂的年輕人,因此積極地與『@江寧公安在線』互動。眼瞅著他們在微博上一來二去,突然有網友想起來,在電視劇中,白玉堂有個乾媽,叫『江寧婆婆』,便起哄管『@江寧公安在線』叫『江寧婆婆』。於是『江寧婆婆』成為很多網友口中『@江寧公安在線』的昵稱。有時,大家乾脆親切地直呼為『婆婆』。再加上『@江寧公安在線』總是苦口婆心地講道理,不少網友把王海丁這個1985年出生的大小伙子當成了女警。
很快,一些微博大V,比如演員姚晨,都開始關注並轉發『@江寧公安在線』的內容,帶來了粉絲增長的『引爆點』,幾乎是逐月直線上昇。2011年11月初,根據新浪微博後臺數據的統計,『@江寧公安在線』微博開通纔大半年,其影響力在警務微博中排全國前列。
『真的像個婆婆一樣親近』
網友遇到問題,也開始主動向『婆婆』求助。起初,只是一些本地的網友。比如有人在微博上圈他,反映江寧區某條馬路的紅綠燈設置不合理。『婆婆』也並非隨手就回,而是跑到那個紅綠燈所在的路口蹲守半天,實地考察測量,看到底是哪裡不合理,然後再聯系相應交警部門予以回應。後來,外地的網友也開始找他求助。有時,王海丁也會聯系外地警務、政務微博共同回應網友的諮詢或者求助。
遇到各種莫衷一是的傳言,想搞清真偽的網友,最愛圈『婆婆』。比如,去年夏天有人上傳視頻,視頻中江寧區萬達廣場有網約車和出租車司機聚眾斗毆,殘酷血腥。當夜,王海丁一夜未眠,把該區域兩個攝像頭當天監控錄像看了好幾遍,根本沒有斗毆這回事。仔細鑽研網上瘋傳的視頻後,發現視頻素材部分來自廣西某地電影拍攝現場。他把這些制成長微博發出,謠言不攻自破。
再比如,有段時間網上傳說:如有人把雞蛋扔在車前擋風玻璃上,千萬不能啟動雨刷功能,因為雞蛋遇玻璃水將凝固,阻擋視線將達92.5%,在你被迫停車清理玻璃時,劫匪會趁機搶劫……王海丁就此拍了兩個視頻,從車外和車內司機駕駛位置兩個視角拍攝,告訴大家雞蛋遇玻璃水不會凝固,這是謠言。每逢有瘋傳的謠言,王海丁都會像這樣實地考察或親自試驗,或與果殼網、博物雜志等科普界的大V合作闢謠。
『我把自己當作法制科普作家。』王海丁告訴《新華每日電訊》,『我並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但我會用人們容易接受的方式,把法治理念或復雜的法條「翻譯」給大家。就像有的科普作者,本身並不見得做出了什麼科研成果,但可以把很復雜的量子物理學用很簡單的方式,給人講明白。我就是要達到這種效果。』
不少網友把『@江寧公安在線』稱為『史上最靠譜警察蜀黍』。家住江寧區的南京市民吳靜蕤更是把『江寧婆婆』當作本地的驕傲。『婆婆簡直是人形百科全書!他話癆、很幽默,真的像個婆婆一樣親近,沒有其他眾多政務類官微只發通知的那種機械感,讓人覺得微博賬號背後是個有血有肉的警察叔叔。平時翻看他的微博,非常長知識。有問題時,直接在他微博裡搜答案,也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