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低價競標、造假橫行 奧凱事件引爆電纜行業『潛規則』
2017-04-14 14:15: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羅亦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偷工減料

  生產便宜的『非標』電纜以次充好

  在寧晉縣城開往黃兒營村的路上,一則『拒絕非標誘惑提倡國標保檢』的廣告牌格外顯眼。

  『規范的電纜生產應該嚴格按照國家出臺標准,即「國標」。但在實際操作中,電纜廠商往往會按照客戶要求定做產品,這部分產品有的稱為「九折」,有的稱為「企標」或「廠標」等,但其實就是偷工減料,生產非國家標准的非標電纜。』張權向記者透露。

  奧凱電纜的舉報帖提及,奧凱電纜用70平方毫米的電纜冒充95平方毫米,照此計算,生產出的就是打了『73折』的非標電纜。

  『奧凱電纜的老板王志偉,只是照著「行規」生產而已。』這是多名電纜業同行對王志偉的評價。而所謂的行規就是以次充好,以便宜的『非標』電纜充當合規的『國標』電纜。

  為了解『非標』的具體生產流程,4月1日,記者以暗訪身份進入寧晉縣某電纜生產企業生產車間。

  車間裡可以看到一袋袋標有『上海名牌』的電纜料。『電纜芯一般要求采用純銅線,如果想降低成本,只要進一些含鉛的銅就行,但是電阻率會很高。』一位工人介紹。

  而在電纜生產的關鍵設備絞線機前,兩位工人正在將銅絲絞合成銅纜。據介紹,只要在操作絞線機時『壓狠一點』,就可以得到橫截面積較小的電纜,從而形成『虧方』,奧凱電纜就是一例。

  在車間另一側,一位工人正在已經纏好鋼帶的電纜前測量距離。『這是鋼帶鎧裝電纜,你看這個鎧裝鋼皮與鋼皮之間寬度是按2:1來組合的,但如果它們之間的連接做得不那麼緊密,就可做出價格遠低於國標的』非標『電纜。』

  奧凱事件發生之後,非標電纜生產收斂了很多。4月8日,記者以廠商身份聯系了數家電纜廠,但當接到記者電話,幾乎絕大多數廠家都表示『不做非標了,行業要求現在只做國標。』

  記者撥打了一家電纜公司的電話,該公司表示,其YJV3×185+1×95型號電纜價格為286.7元/米,並且承諾『國標保檢測』。

  不過,據查詢,該型號電纜的價格卻並沒有如此低廉。根據中纜在線網絡紅本價,4月8日該型號電纜原材料價格為286.61元/米,若加上銷售、人力等成本,建議售價為334.6元/米,而上述兩家電纜廠給出的售價則均和原材料價格相當,照此計算企業的利潤幾乎為零。對此該公司電纜銷售人員解釋稱,『我們是自己的生產廠家,沒有中間環節,所以便宜。』

  4月2日,寧晉縣某電纜廠在正常生產。記者羅亦丹攝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