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低價競標、造假橫行 奧凱事件引爆電纜行業『潛規則』
2017-04-14 14:15: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羅亦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受奧凱事件影響,西安地鐵系統和質監系統遭到大規模檢查。截至4月6日,已有14人因涉嫌違紀接受了調查,其中有6人來自質監系統。據西安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4月13日消息,近日,(西安)市紀委常委會決定,對西安市質監局稽查總隊總隊長黎軍,副總隊長何俊龍、辛向民,稽查二科科長崔曉軍,稽查八科科長毛林波,稽查八科主任科員歐鳴理等6人有關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調查處理。檢察機關已對上述6人以涉嫌玩忽職守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

  但因奧凱事件引發的全國性電纜行業以及質檢行業的大規模自查,纔剛剛開始。

  奧凱事件照亮深藏多年的電纜行業『潛規則』:偷工減料,大膽生產『非標』電纜;檢測形同虛設,『送檢之前會告訴你檢哪裡』;處在競標利益鏈最底層的電纜生產商深陷『不造假不盈利』的生存死局。

  『關門大吉』

  電纜商鋪風聲鶴唳

  3月28日,河北寧晉縣黃兒營村,太陽照在塵土飛揚的公路上,往日裡這條公路經常可以見到滿載電纜的貨車,從黃兒營發往全國各地,但現在卻不復往日光景。

  黃兒營村距離王志偉出身的河間市150公裡,是知名的電纜生產基地。奧凱電纜出事後,這裡的電纜廠家停產,商鋪關門。

  黃兒營所在的賈家口鎮擁有248家電纜制造企業,其中29家年產值超過億元,即便是奧凱電纜在這裡也只能算是小廠。

  『奧凱電纜出事後,寧晉縣電纜生意冷落,不少已經發往外地的電纜被退了回來,「一叉車一叉車」地運回了電纜廠的倉庫。』正說著,一輛貨車停在了一家已經摘掉牌子的電纜廠門口,車上擺滿電纜。在黃兒營從事十幾年電纜生意的張權(化名)說。『因為這些電纜產品不合規,怕檢查。』

  黃兒營東村電纜輔導基地牌子已經不見了,基地兩旁的小電纜廠都緊閉著大門,甚至大部分的廠房牌子也被摘了下來,唯一開著門的是一家廢舊電纜處理站,膠皮和銅線被分拆開來,一條一百多塊錢的電纜到了這裡,只能當做廢品回收。

  西安奧凱電纜事件發生後,國家質檢總局在3月24日起開展全國范圍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專項監督檢查。

  記者走訪了西安市未央區惠達市場的幾家電纜專賣店,向數家店鋪店主詢問BV4平方毫米電線價格,得到的價格在1.8元/米左右,並承諾『絕對國標』。

  記者在河北寧晉縣晶龍街走訪,一家仍然營業的『華洋電線電纜』老板告訴記者,BV4平方毫米的電線,他們只賣2元/米一種產品,當記者表示此前能買到1.8元/米的產品時,店鋪老板表示『這幾天檢查得太厲害,你要來早幾天,1.7元/米的電纜我這裡都有賣的。』

  中纜在線創始人、中國價格協會線纜價格分會秘書長柏廣森向記者透露,查詢中纜在線網絡紅本價,3月30日國標BV4平方毫米電纜的原材料價格為1.77元/米,加上人工、制造費用、期間費用以及企業合理利潤,1.7元/米和1.8元/米的產品價格明顯偏低,很有可能是非標產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