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原油現貨交易賺快錢?80餘名投資者被騙600餘萬
2017-04-13 13:32:48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郭筱琦 杜艷 郭曉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王牌』分析師,讓客戶血本無歸

  拉來了客戶,如何盡快清空他們的資金池,此時『分析師』登場了。

  開戶後,公司會有『分析師』跟進每個客戶。他們擅長發表市場看法、數據預期,點評股票、原油市場走向了如指掌。其實這全部來自一個金融APP『金十數據』,通過引用這些財經數據,加上每逢周三EIA(美國信息能源署)公布的原油庫存數,分析師就可翻雲覆雨。

  不少客戶本身只是業餘投資,對『原油現貨』概念完全陌生,一旦上鉤,對『分析師』依賴性很強,言聽計從。

  然而,總有客戶『不聽話』,不願一味被『分析師』牽著鼻子走。『分析師』還會直播『授課』,面授機宜,真人上線現身說法,輔以動態K線圖,鼓動投資人亦步亦趨,同時還進一步電話施壓。

  其實,在這場游戲中,客戶根本沒有勝算。鄒有根等公司高層掌握著平臺後臺密碼,對客戶每一筆資金動向一目了然,在公司內部的『原油投資管理群』中,鄒有根等人每天向『分析師』發號施令,讓哪個客戶虧多少,什麼時候平倉,指哪打哪,又快又狠。

  除增加交易次數,提高手續費外,鄒有根公司還有個『絕招』:大行情反手操作。客戶盈利的,就以『行情有變』『小賠大賺』鼓動其迅速反手操作;如客戶虧損就不予乾預。為免被過早看穿伎倆,偶爾也會放放『煙幕彈』,讓客戶少賠一些,刺激再次入金翻本。因為一筆讓客戶賠光,按手續費提成的業務員、『分析師』無錢可賺,還向鄒有根等公司老板提出抗議。

  表面上看,平臺上的數據和國際油價走勢相同,事實上只是參照國際市場盤面生成的數據,所有資金根本沒有進入國際市場,而是在平臺自有賬戶上運轉。被稱為『頭寸』的客戶虧損加上手續費,會員單位抽成後,剩下絕大部分都進了鄒有根他們的腰包。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客戶在交易中虧損,將客戶投入平臺賬戶的資金耗盡。

  這種模式下,公司暴利空前,短短幾個月,僅幾名『分析師』的薪金就從每月5000底薪加提成,漲成了固定月薪1.5萬元。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