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原油現貨交易賺快錢?80餘名投資者被騙600餘萬
2017-04-13 13:32:48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郭筱琦 杜艷 郭曉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五人合伙,注資百萬成立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號稱從事『原油現貨交易』,並有分析師提供專業指導,可當天買賣的『T+0』模式、30-50倍的資金杠杆,這些『賺快錢』的噱頭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參與。而僅6個月,80餘名投資者的600餘萬元資金卻打了水漂。

  原來,所謂投資平臺實質是一場賭局,莊家冒充專業分析師,通過提供反向理財建議,將客戶引向歧途,從中牟取暴利。

  2016年9月27日,犯罪嫌疑人鄒有根、何超、季磊磊、葉棚、王棽棽、沈國偉、趙偉、翟軍強等人被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檢察院以詐騙罪依法批准逮捕。2017年3月24日,該院向無錫市濱湖區法院提起公訴。

  發掘『藍海』,投資平臺成『搖錢樹』

  2014年5月,25歲的鄒有根在上海開了一家『裕千』投資諮詢公司,主營股票投資軟件『CCTV證券培訓終端』,公司還有另兩名股東何超、季磊磊。2015年7月,鄒結識了做『原油現貨交易』的王某。王某告訴他,這是一種新興互聯網金融,屬於中介機構搭建的『大宗商品平臺』,現在很時興,賺錢很容易。

  鄒覺得有利可圖,洽談後,『裕千』公司成為王某所在深圳金恆豐石油化工貿易有限公司、旗創商銀(天津)有限公司的居間,專門發展客戶至天津電交所、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等平臺開戶投資『原油現貨交易』。

  同年10月,鄒又與何超、葉棚等5人,以葉名義成立『裕牛』投資諮詢公司。與『裕千』公司一道,將『原油現貨交易』鼓吹成投資『藍海』,號稱『30萬當天可博50萬』,以電話、QQ推銷,大量吸引著不明就裡的投資者。

  其實,鄒有根等人所謂的『原油現貨』,既非『原油』,也非『現貨』,打的是管控政策的擦邊球。濱湖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介紹,平臺實際交易過程中並無現貨參與,現貨的說法只為規避『原油期貨』交易禁區。而交易標的物在鄒公司內部文件白紙黑字寫明為『大連油』(重油)。對於為何不向客戶如實說明經營的產品,鄒解釋說,『原油』說法更易為大眾接受,能促使客戶盡快開戶。

  公司采用的經營模式,說白了就是公司與客戶對賭:公司在平臺投入一筆保證金,客戶贏利就從這筆保證金中支出,客戶虧錢就進了公司的賬。而早在2012年,這種交易方式已被國務院發文明令禁止。

  這樣一個從形式到內容,通通違法違規的投資項目,可想而知,等待客戶的必然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陷阱。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