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配圖
落空
其實,陳正林並不是一個渴望保健品的羸弱老人,球友蘇曉曾打趣他,你怎麼什麼病都沒有。
在一次電話中,陳正林曾對妹妹提起過自己的初心,他說,自己老了,買保健品其實都為了老伴,老伴身體不好,保健品都是給她降血壓的。每天清晨,陳正林都會為患有高血壓的蘆傑量血壓。
陳正林還想帶蘆傑旅游。早年在老家潢川,他曾帶著蘆傑一起跟團去過三亞。蘆傑說,陳正林好動,特別喜歡旅游。
蘇曉透露,向尚會邀請他在眾人面前登臺唱歌,每次唱歌回來他都特別高興。
公司承諾的旅游,更是極大滿足了陳正林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暢想。因為消費,陳正林獲贈西安旅游一人次、雲臺山旅游兩人次、加6600元贈送巴厘島旅游一人次。
一年以來,他經常把西安、巴厘島掛在嘴邊,每次和妹妹聯系,都不忘提醒妹妹,『等我去西安了,順道來潢川看看你們,你們要記得接待啊!』
和球友張善軍聊天時也忍不住提起,『你去過巴厘島嗎?我馬上就可以去巴厘島了。』
眼看300多天過去,對方承諾的旅游沒個准信,陳正林忍不住頻繁地找向尚尋求解釋,得到的答案都是『再等等』、『還沒輪到你』。
2016年12月13日,苦等無果的他將自己獲贈的西安旅游一人次與雲臺山旅游兩人次兌換巴厘島旅游一人次,湊成巴厘島旅游二人次。
當然,答案還是『再等等』。
陳正林開始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
2017年1月9日,在一張紅底金字寫著『大聖鳴金辭舊歲,雄雞唱曉慶新事』的宣傳單上,小學畢業的陳正林留下過這樣的字句:本次在她們的強烈誘騙下瞞著家人牽(簽)了?萬多元的單說是可到巴厘島等二人游,到現在找小付(向尚員工)要多次手續也未實現。
保健品沒拿到多少、對方答應的旅游一直無法兌現,陳正林陷入了雙重自責當中,他覺得自己『被騙得很深』,同時又欺騙了多病的好老伴和孩子們,『給大家帶來了壓力和麻煩』。
投海
第一次自殺未遂是3月8日。
七點十五分,陳正林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公園打乒乓球,而是直接去了向尚。
據遺書顯示,當日早上八點左右,陳正林站在向尚的頂樓想往下跳,有位50歲左右的男性保潔員一直在附近活動,讓他感覺自己『被盯著』、『沒實現』。
中午十一點多,陳正林回到家,手上抱著三個盒子,一盒苹果、一盒洋蔥、一盒海蜇,那是向尚『開會』後給會員贈送的禮品。他一邊放下這些東西,一邊說『又騙我,又拖,到西安、到巴厘島、又在拖了,還說要送我一部手機,又不送我了,都是騙我的』。
性格內向溫和的蘆傑沒有給出什麼回應,她以為丈夫只需要傾訴。
如果說一定要說出一些死亡征兆,蘆傑能夠回憶起來的只有『飯量變少了』。
陳正林從前吃飯可以輕松吃下一海碗乾飯,那幾天把飯碗換成了和蘆傑一樣的小碗,盛飯時給蘆傑盛滿,自己只盛淺淺的。問他怎麼了,只說是自己感覺吃一小碗就飽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沒人知道這位報喜不報懮的老人心中隱藏了多少掙紮與苦悶。
更沒人知道陳正林筆記本裡的遺書是什麼時候寫的。
這封落款為3月8日的遺書一式兩份,共700字左右,一份寫給政府希望討還公道,一份留給家人,希望他們盡快忘記自己。
在陳正林遺書的第二段,他請求政府,走後把本人內髒捐給那些有用之人,屍體獻給醫學事業,骨灰撒入大海,為人類作出微弱的貢獻。在和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他沒有忘記祝福大家,希望大家天天年年安康、快樂、祥和、幸福、美滿。
3月11日,他穿著外甥不要的舊衣裳,投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