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淒涼。』每逢清明時節,哈市會有這樣一位耄耋老人,在女兒的墓碑前久久佇立,作詩訴情。為了11年前一個永遠的遺憾,『沒啥文化』的他用溝壑的繭手和斷續的記憶,為女兒寫出了上百首古詩,拼接成女兒生前的一幅幅美好畫面,他說:『一直後悔沒送她最後一程,每一首詩都是一次告別。』
哀痛女兒離世嘔心瀝血寫詩
『老眼垂滴淒淚下,內疚未能送一程』
16日,當記者來到香中社區委員會辦公室,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坐在門口的沙發上,手裡捧著一本有十多厘米厚的畫冊,入神地看著,時不時笑著,時不時又潤濕了眼眶。他的名字叫李春林,今年已經87歲了。老人手中不是一本普通的畫冊,而是11年來寫給女兒的詩和配的畫,他小心翼翼地將每一張紙鋪平,裝好,撫摸,眼裡充滿了珍惜與懷緬。『這些是我寫給女兒的所有詩。抱歉沒邀請您去家裡,是怕提到女兒老伴兒會受不了。』老人輕輕彈去畫冊的浮灰,輕輕說著,就像怕驚擾了沈睡的女兒。
李老故去的女兒名叫李影,2006年6月30日,52歲的她因患胃癌離世。『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兒就是火化時沒能送女兒最後一程,那時我太傷心了,家人擔心我的身體,攔著我不讓我去。』李老翻到畫冊中的一頁,緩慢的語速似乎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乾坤公墓地勢平,在哈起步往南行,老眼垂滴淒淚下,內疚未能送一程。」我以前是軋鋼廠的工人,只讀過夜校,沒有啥文化,女兒走之後我心裡特別難受,但是作為男人又不能哭,我就把所有的感情寫進了這些詩。女兒從小就很有擔當,是家中的大姐,也是我們最喜歡的孩子,為了整個家她是付出最多的,卻是走得最早的。』透過眼鏡,記者看到李老泛紅的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