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網絡直播亂象叢生緣何難管? 專家因法律位階低
2017-03-28 08:55:15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朱琳 蒲曉磊 李珂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資料圖:網絡美女主播現身龍蝦宴,線上直播吃龍蝦。李珂攝

  前不久,一則新聞在朋友圈瘋傳——天津一所中學教室內,學生們上課和課間活動的情況,被一家網絡直播平臺現場直播。

  直播經過學生們同意了嗎?學生們知道自己成為網紅了嗎?事件一經曝光,立即引發輿論熱議,絕大多數聲音認為,該做法不妥,甚至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然而,這只是網絡直播亂象的冰山一角。

  直播唱歌,直播睡覺,直播游戲,直播扔單車,直播算命,直播色情、賭博甚至吸毒,直播獵殺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一塊屏幕中的內容五花八門,循規蹈矩與違反法律、道德底線的內容都會在切換中遇到。

  近年來,網絡直播快速發展,用戶量激增使得網絡直播不斷野蠻生長。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國內網絡直播平臺超過300家,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但其內容的隨意性,很容易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同時也暴露出內容低俗、監管乏力等問題。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德良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應當提昇法律位階,提高法律效力,同時加強網絡直播監管力度,給網絡直播打一針強有力的『鎮定劑』。

  直播亂象叢生只為牟取利益

  當前,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型傳播形式迅猛發展,已成為互聯網傳播的新業態。除了斗魚、映客、花椒等原生直播應用,秒拍、美拍等各種視頻社區也紛紛嵌入直播功能。

  然而,網絡直播在呈現出井噴式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亂象出現。

  2016年10月31日曝光的一段視頻顯示,兩名男子在網絡直播平臺上直播做慈善,給四川涼山州某村村民發錢,直播結束後又從村民手中把錢拿回。

  2016年12月30日,安徽省靈璧縣一名女子為吸引粉絲,在澡堂洗澡的時候用手機直播澡堂洗澡鏡頭,一些女子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曝光。

  除了直播內容『博眼球』,天價打賞亂象也引發各界關注。近日,上海一名13歲女孩偷用其母親手機給網絡主播打賞,兩個月花掉了家裡25萬元存款。

  『有人通過花錢來購買存在感,滿足虛榮心;有人則借此成名,為自己牟利創造條件;更有一些直播平臺、經紀公司、主播三方合謀,從普通網民觀眾身上「套利」』。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這樣分析網絡直播亂象的產生根源。

  『直播行業的亂象涉及心理、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因素,但說到底,還是為了牟利。在巨大的經濟利益推動下,為了吸粉、刷禮物賺錢,進行嘩眾取寵甚至低級趣味的表演。』朱巍指出,這還與網絡直播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有關,網絡直播的成本較低,沒有嚴格的准入門檻。

  在北京偉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偉民看來,網絡直播獨有的行業特征是網絡直播亂象的主要原因。『行政監管部門難以監管直播的內容,不同於電影、電視等傳統的傳播方式,網絡直播具有即時性,直播過程一旦開始,無法對主播演繹的內容進行事前審查,即使事後處罰,其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已經發生。』李偉民說。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