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香港銅鑼灣一家藥房被刷走逾十萬港幣15個月後,內地游客周勇(化名)堅持不懈的維權終於取得成效。
今年1月,曾向周勇銷售藥材的香港某藥房職員被控『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貨品』,香港東區裁判法院判決其入監半年,並賠償周勇38800港元。
因為涉及金額較大,且是香港2013年商品說明條例修訂以來,藥店方面所受最重的刑罰,這宗案件被香港業內稱作『香港第一瑪卡大案』。兩年前,本報曾對此事進行過深入報道。
不容忽視的是,在周勇個案的背後,存在於某些藥房裡的『欺詐』伎倆:店員銷售藥材時把『斤』變『錢』,或者變『兩』,用『斤』引人交易,又按『錢』或『兩』計價。受騙者多為赴港游客,因停留時間短且人生地不熟,維權困難。
『我更在意的是我是否走完整個司法程序,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案例,能引起香港相關部門重視,杜絕類似情況發生。』周勇告訴記者,因藥房不服法院判決,目前已提起上訴,今年夏天,他還要去香港參加庭審。
而這,將至少是他為此事的第7次赴港。
案起藥房
『香港第一瑪卡大案』
『斤』變『錢』刷走游客逾10萬港幣
今年1月,一則香港本地媒體的報道悄然『走紅』網絡,報道稱,『2015年10月,位於銅鑼灣恩平道的龍城中西大藥房,將藥材瑪卡的計算單位由斤變錢,令內地旅客以為涉案瑪卡每斤售680港元,結果結賬時被迫支付逾10萬港元。』因為金額較大,且是香港2013年商品說明條例修訂以來,藥店方面最重的刑罰,這宗案件被香港業內稱作『香港第一瑪卡大案』。
年過六旬的周勇,就是被刷走逾十萬港幣的內地游客。
『我怎麼可能跑到香港去買10多萬港幣的瑪卡?這從邏輯上就說不通。』盡管已時隔一年有餘,談起在香港遭遇時,周勇仍憤懣不已。
其實,那原本只是一次平順的旅行,2015年10月,在香港藥房購物後,周勇回到內地,幾天後在刷卡消費時被提醒餘額不足,感覺不對的他去銀行一查,頓時嚇一跳,『我什麼時候在香港一次性花了10多萬港幣?』
周勇告訴記者,他回家把在港購物的收據翻出來一看,纔發現,毫不知情中,自己竟買了10萬多元港幣的瑪卡。
記者從周勇提供的購物收據來看,2015年10月14日,他以680元(港幣)一錢的價格,買入160錢瑪卡,總購物金額為108800元(港幣),其中,還標明藥房贈送80錢。
『當時店員絕對告訴我是680元(港幣)一斤,稱重後也是說的買了1斤。』周勇認定,整個購物過程中,他就沒聽到「錢」這個計量單位,而從680元一斤到680元一錢,計量單位的變化,讓他付出了原來售價160倍的代價,『這不是在坑人嗎?』
『我爸一輩子都節儉,家裡又有人就在醫院工作,對於瑪卡的市場價格我們是有底的,他要是知道680港幣一錢肯定不會買。』周勇的女婿費先生堅稱岳父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