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超量限速』是為了網絡的公平使用
『國外的無限流量套餐產品也是有超量限速的。』資深通信業專家柳傑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自己不久前出差美國時就曾購買當地的『不限量』通信套餐,同樣是有一定條件的流量限制,『比如,有的當每天使用超過2G時,就會有網絡限速,前幾年的當地產品中限速後網速低的只有256K,現在的一些產品限速後有2M或者3M。』
信息顯示,美國四大運營商近來相繼推出的無限流量套餐售價在每月50至百餘美元不等。以Verizon的一款『無限流量』套餐為例,套餐設定月流量為22GB,共享給伙伴的流量則設定10GB為界限,超出上述額度後流量仍可使用,但網速將降級到3G水平。除此之外,在其他幾家的類似產品中,對於禁止使用無線熱點共享、達到一定流量關閉數據功能或者視頻觀看限定網速上限等也有說明。
『對於這樣做的原因,它們的一些產品包裝上做了說明,是基於網絡的公平使用原則。』柳傑表示,保證服務轄區內更多用戶的正常網絡使用,而不是讓少數持續超量下載的用戶長時間佔用掉全部帶寬,是所謂公平原則的初衷。運營商對超量後的網速或者流量總量仍要提出一些限制,主要目的在於限制非正常用戶的行為,『完全沒有限制約定的話,有可能會造成投訴和糾紛。』包括『長時間不間斷持續下載』、『多人共享』等使用行為,對於基站和網絡資源的消耗非常大。
柳傑指出,按正常基站的服務狀態,單個基站能夠同時服務幾百個甚至上千用戶,而通常的狀態下用戶不太可能同時都在持續下載視頻。『比如一個基站500兆帶寬,正常100個或者200個用戶,有人刷網頁,有人上QQ,有人上微信,不同用戶對帶寬的使用情況差別不會太大,基站完全可以滿足這些用戶正常使用網絡。但如果有10個都在長時間持續下載,每個用戶要分掉5M帶寬的話,其他用戶想上網就難以滿足了,有可能連網頁或者QQ都上不去。』
關注
『無限流量』能否替代WiFi
『如果套餐流量對於超量後完全沒有任何的限制約束,可能就真不需要WiFi了,一份無限流量套餐加一個無線路由,就可以全家共享甚至可以整個辦公室共享。』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至少目前來看這是不可能的,關於『無限流量服務可以替代或者淘汰WiFi』的說法目前還並不現實。
相關專業人士介紹,美國運營商早在2G/3G時代,就曾推出過不限流量產品,但由於當時相對落後的網絡基礎條件限制,一度造成網絡癱瘓,因此不得不叫停。而隨著4G以及4G+的推進和網絡條件的提昇,『無限流量』的概念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完全無限流量將來是有可能的,但4G可能性不大,5G或有可能。』柳傑認為,套餐內提供超大流量而超量後設定一定網速限制,這樣的產品模式未來會成為市場的主流。這一方面是基於用戶對流量的需求不斷提昇,另一方面則是通信網絡條件不斷昇級的綜合結果。他同時認為,未來類似的產品將走向更加多檔次的細分化,以對應更多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另一位業內資深專家則向北青報記者表示,通信產品昇級發展的最根本原因還在於技術的進步,『2G時代一個基站帶寬只有2M;3G帶寬提昇到幾十兆,但運營商嘗試了「無限流量」後不得不叫停;4G帶寬到了幾百兆,條件仍不充分;而5G帶寬有可能達到幾個G,只有基於頻譜和帶寬資源的不斷提昇纔能為無限流量提供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