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二手車平臺隱瞞裡程作假上線交易 律師稱涉嫌欺詐
2017-03-17 10:53: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凱迪 盧通 王鵬 李禹潼 黃銳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調表車』當天上線交易平臺

  在多次體驗調查中,記者發現,二手車平臺還存在檢測出裡程表異常也不標注的情況。

  3月14日,記者又使用一輛索納塔轎車預約了瓜子二手車檢測。

  檢測人員先後檢查了車輛外觀、內飾、引擎蓋內部、後備廂等部位,並使用膜厚測試儀測試車漆厚度。之後,對方將車輛行駛證上標注的車架號輸入手機內一個軟件,軟件明確顯示該車裡程數異常。

  事實上,這輛用於檢測的索納塔轎車確實為『調表車』——經查詢該車的4S店維修記錄,2015年11月29日時,該車的裡程數就達到56365公裡,但檢測時,此車裡程表上顯示的裡程數僅為17000公裡。

  檢測人員表示,車輛裡程數有改動,上線後會標明。此外,因車輛過戶時間較短,只能上線瓜子旗下的車速拍平臺。

  意外的是,當晚車輛上線後,平臺上顯示的裡程數為調試後的17000公裡,且並未注明有改動或異常。

  3月15日,車速拍工作人員致電,稱有消費者出價想要購買,拍價為12.8萬,如對此價格滿意,可盡快安排買家看車。

  即將進入交易流程的『調表車』會標注真實情況嗎?對方介紹,該車裡程數就是此前檢測中裡程表所顯示的數字,平臺上『沒有做其他說明和標注』。

  隨後,記者又以買家身份致電客服,諮詢該車車況。客服人員在查詢車輛單號後也表示,評估結果顯示,車輛裡程沒有調過。

  而唯一有可能查到調表情況的4s店維修記錄等詳細車況服務,在平臺上變成了付費查詢。即買車人的競拍價格達到車主的心理預期時,纔能免費查看,否則需要先在平臺至少充值1000元,再花費10元查詢。『為何查看車輛信息還要額外花錢?』有消費者提到。

  『改裡程』佔二手車糾紛一半比例

  剛買了半個月的『准新車』險釀事故,孫田發現車輛裡程調小了4萬多公裡。對車輛重新評估後,他認為該車的實際價值約5萬元,要求平臺退還1.6萬元差額並為車輛做一次大保養。

  與瓜子二手車售後進行交涉時,他被明確告知,平臺不負責。『讓我直接和原車主交涉,但對方根本不承認改裡程一事』。

  交涉無果後,去年7月,他向廣東省消委會投訴。省消委工作人員與瓜子網取得聯系,對方表示,可以確定原車主調了裡程表,公司願意承擔相應責任,免去孫田購車手續費,並免費為車輛做一次保養(約三千元)。至於發動機異響和變速箱有故障,則雙方約定到4S店檢測,確認有問題後願意承擔相應責任。

  據廣東省消委會通報,對於退還多餘購車款問題,瓜子二手車承認平臺有一定過失,但主要責任在於原車主,願意配合走法律途徑。

  孫田將原車主和瓜子二手車起訴到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去年11月11日,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書顯示,瓜子二手車公司所在地為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管轄,因此,瓜子二手車提出管轄權異議,要求將本案移送北京,法院予以支持。

  『在廣州打官司已經耗費了太多精力和費用,再去北京打,維權成本太高了。』孫田介紹,已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希望能在當地審理。『目前還沒什麼結果。』

  實際上,隨著二手車電商平臺興起與互聯網購車增加,二手車交易也糾紛不斷。北京市二中院通報,所售車輛存在更改裡程表情況,佔二手車涉質量爭議的50%。此外,爭議案件還涉及所售車輛為涉水車、重大事故車等情況。

  『部分平臺為促成交易或縱容作假』

  『確實存在二手車平臺為了促成交易而縱容作假的情況』。戈壁投資合伙人、出行市場資深投資人徐晨表示,這在線下也很普遍,比如改公裡數,做『特殊安排』,本質上是為了促成交易。

  其介紹,在二手車的交易模式中,平臺的主要作用在於撮合交易,並不能完全掌握車主的『造假』行為,但與此同時,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評估師的角色。

  徐晨分析,如果平臺的利潤來自交易本身,就有很強的動機去促成交易。『既像裁判又像運動員,這使得他們可能會有一些操縱和縱容行為。』

  而裡程數據對於交易是否達成有一些影響。徐晨說,比如同樣是三年的車,開了5萬公裡和8萬公裡差別就很大,短期內跑了較多裡程的可能是商用車,損壞率相對較高,車主可能養護得不那麼『用心』,裡程數較少的則可能是家用車,一般車況偏好。

  此外,平臺本身也沒有太高的利潤去做精細的檢測,再加上買車人對於車性能不了解,盲目追求低價,也使得賣家和平臺有很強的動機去修改或者隱瞞數據。

  從投資人的視角來看,徐晨認為很多平臺起到的作用並不是特別明晰,多數平臺還是在做簡單的信息交互。從長期來看,這進一步引導用戶進入『價格領導型』的誤區,將是一個惡性市場。

  也就是說,平臺更多地側重宣傳交易量,甚至做假來誘導消費者,並吸引投資人。『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交易量不真實的情況,有些平臺水分高達20%-30%。』

  徐晨說,長此以往,買家發現所購車輛並不理想,可能會對二手車平臺的業務模式產生質疑,『那對於整個市場的傷害是很大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對於未檢測准確的交易車輛,二手車平臺要迅速響應,不能推諉責任。同時,如果有第三方專業機構介入交易,可能會優化市場。他建議二手車平臺多使用第三方車輛背景信息查詢系統,來查詢車輛保養和維修記錄,比如是否泡水,是否有過重大事故等。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