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上圖這家洗車行有許多不合理規定,比如不退款、遺失不補,在辦理過程中也沒有任何書面協議。
左下圖這是一家皮具護理店的會員卡,沒有會員姓名,也沒有商戶名稱,最終解釋權歸商戶的規定也屬於不合理規定。佘穎攝
右下圖舞蹈課家長在辦理預付卡,教育培訓類機構通常采用預付費方式收費,也會有書面協議,但協議裡通常沒有法律規定的必填項。佘穎攝
洗車50元一次,辦卡500元25次;去游樂園單次70元,辦卡500元10次;飯店會員卡,充值10000元返2000元,類似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消費者不知不覺地就辦了不少預付卡。
這些預付卡是優惠還是陷阱?辦卡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纔能避免風險?
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預付式消費』調查體驗活動結果,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長春、南寧、杭州、武漢、成都、西安和濟南10個城市的美容美發、教育培訓、洗車、洗衣和健身等5個行業的調查發現,預付卡辦理存在近半商家無資質、不簽合同、合同存在霸王條款等問題,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
無證商家辦卡跑路無從追責
在上海『尚彩美容美發院』,記者看到其服務項目表上標有提供各類生物理療服務項目如頸椎病、肩周炎、腰間盤突出等,但其營業執照上標注的經營范圍僅有美容、美發服務。也就是說,這家美容院沒有開展理療的資質,消費者如果選擇這樣的商家辦理預付卡,服務質量可能得不到保障。
中消協調查結果發現,經營主體不合法總體問題率達到46.0%,主要存在商家超出其合法經營范圍、衛生許可證和經營場所使用期限展示度低等方面的問題。
以洗衣行業為例。《全國洗染服務糾紛解決辦法(試行)》中規定,經營者應當在營業場所醒目位置懸掛營業執照,明示服務項目、服務價格以及投訴電話等,接受執法部門及消費者的監督。相對於其他行業,洗衣行業三項證件均未展示的比例較小,佔到總數的13.3%,但沒有一家洗衣店展示衛生許可證。
美容美發行業也有類似法律法規。《美容美發業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美容美發經營者應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上明示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服務項目和收費標准等。然而,數據顯示,僅有23.3%的美容美發商家展示了營業執照,16.7%展示了衛生許可證,三項證件均未展示的商家佔比43.3%。
從調查體驗結果看,三項證件均未展示的商家佔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展示了衛生許可證的商家佔比最少,僅有6.0%,即九成以上商家未展示衛生許可證,美容美發行業違規情況尤其嚴重。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辦理預付卡之前,一定要核驗商家的工商營業執照和相關證照,可登錄下載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一旦發現該商家沒有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千萬不要辦理預付卡,因為這些非法經營的商家一旦跑路,對無經營資質的商家消協無法介入,工商部門也無法登記立案,將對消費者利益造成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