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筆20億元的存款,在存入銀行的過程中,突然冒出假的大額存款證明書,驚出一身冷汗的銀行工作人員立刻終止交易,並選擇報警。
拔出蘿卜帶出泥。警方追查中,又牽出一筆3億元存款『莫名失蹤』案。23億元存款詐騙的背後,是誰在精心布局?
近日,一起因非陽光業務引發的票據詐騙大案,在濟南開庭審理。該案中,3億元在進入『存款通道』後幾經輾轉,竟莫名失蹤,被中介人員騙去給企業放貸,只為賺取高額傭金。後來,直至相關嫌疑人對20億元『如法炮制』時失敗,案件纔東窗事發。
[庭審現場]因涉票據詐騙,四人同上被告席
2月28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第五審判庭。庭審預告顯示,即將開審的是一起票據詐騙案。
隨著審判長的法槌聲響起,四名被告人陸續被押入法庭:為首的是身穿黑色羽絨服的張某,面容消瘦;緊隨其後的是崔某,中等身材,剃著光頭;第三個是謝某,穿著黑色風衣,身形較胖;最後進入法庭的,則是本案唯一的女性被告人韓某,她紮著馬尾,神情略顯緊張。除了韓某20多歲外,其餘三名男子均是三四十歲的年紀。
起訴書指控:2014年11月,天津銀行濟南分行向濟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警稱,該行在存入一筆20億元的款項時,發現存款異常,張某等人涉嫌用偽造的大額存款證明書騙取資金。後經警方追查,早在2014年5月,另有一筆3億元的存款計劃存入該行內,但在存款的過程中,錢款莫名『失蹤』。經偵部門在追查中,發現張某等人涉案。最初,張某、崔某被警方逮捕,案件開始審理;後檢方追訴,將涉案的謝某、韓某,一起列為該案的被告人。
針對張某的身份,天津銀行濟南分行也迅速給出說明,表示張某並非銀行工作人員。
[案件背景]非陽光業務之下,上億資金開始『尋租』
2月28日、3月7日,該案在濟南中院兩次開庭審理,記者全程旁聽了案件的審理過程,也在聽審中,得知了案件的更多細節。
要清楚此案的來龍去脈,首先必須要知道此案發生時的背景——
隨著經濟發展,不少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急需銀行貸款,但對於銀行來說有授信額度,對於信用不過關的企業,貸款就意味著高風險。可為了融資,不少企業願意支付高息,以換取貸款。在此過程中,游走於銀行與用款單位之間的資金掮客就誕生了,他們利用自己的人脈,做起了高額貼息貸款的業務。
對於不了解銀行大額存儲業務的市民,必須要明白一個詞匯——非陽光業務,這個詞匯貫穿了案件的始終。
通常來說,涉及銀行存款的陽光業務,賬戶是在銀行正規開戶的,存款信息也是可以查詢的,並且陽光存款受法律的保護。與之相對的非陽光業務,其存款賬戶不在銀行系統錄入,賬戶無法查詢,其具有高額貼息,還款風險極大,是被銀監會明令禁止的業務。但因為其高額回報,仍有人垂涎其利益,忍不住以身試法。
資金掮客要獲利,也在利用非陽光業務『做文章』,甚至動輒就是上億元的資金流動。
[一身冷汗] 20億元欲存銀行,VIP室打印出『證明書』
檢方提供的證據顯示,2014年11月29日,天津銀行濟南分行向濟南市經偵支隊報案稱,其銀行在接收一筆20億元的存款時,張某等人涉嫌使用偽造印鑒的大額存款通知書,計劃將這筆資金『騙走』。
相關證人證言介紹,事發時,廣發銀行北京分行作為托管人,合眾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眾資管』)作為管理人,計劃將20億元存款,存入天津銀行濟南分行的賬戶內。而張某等人,之前自稱銀行工作人員,一直對接此事。
當20億元進入支付系統內後,張某從VIP室內,打印出了一張大額存款通知書,並欲將此憑證,交到廣發銀行北京分行的負責人手中。
『大額存款證明書,都是從銀行前臺出具的,為什麼要從VIP室內打印?』廣發銀行北京分行負責人證言稱,其因對操作流程存在質疑,堅決不收這張憑證,並提出查看相關出具流程。
對此,張某等人稱當時稱系統無法聯網,操作流程是規范的。第二天,在天津銀行濟南分行的會議室內,三方仍爭執不下,張某等人提出,將款項退回原銀行。隨後,天津銀行濟南分行發現,張某出具的大額存款證明書系偽造,遂報警。
張某被警方帶走後,很快吐露,其之前還與同伙曾對一筆3億元存款『動過手腳』,為的就是做非陽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