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花到底該不該禁#】年關將至,煙花爆竹的『禁』與『放』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已經成為了各地有關部門必須正視的公共議題。
『新年新氣象、好運好風光』,人們期待在春節這個萬象更新的日子裡,借著節日的種種儀式感,來驅散陰霾、祈福祝願。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疫情仍未徹底遠遁,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燃放煙花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會加重病人病情。你怎麼看?
相比於過去,今年關於這一話題的討論尤其激烈。
一來是因為部分地方政府在陸續出臺新規,北京、遼寧、大連、山東東營等地規定可以限時燃放;更重要的是,慢慢走出三年疫情陰影的人們,渴望用一場煙花來迎接新的生活。
近三年疫情,每個人都不容易。人們壓抑了許久的郁悶心情,太需要一次徹底的釋放。正所謂『新年新氣象、好運好風光』,人們期待在春節這個萬象更新的日子裡,借著節日的種種儀式感,來驅散陰霾、祈福祝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熱鬧的爆竹聲,曾經是過年的『標配』,更是記憶中『年味兒』的氣氛擔當。作為一種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民俗,在很多人眼裡,沒有煙花爆竹的新年是沒有『靈魂』的。
但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今年過年,尤其不應該隨意燃放煙花。當下,疫情仍未徹底遠遁,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燃放煙花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會加重病人病情。
在醫療資源緊張、血庫缺血的情況下,一旦在燃放煙花時不小心炸傷手腳、崩傷眼睛,不僅難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還可能會加劇醫療資源的擠兌。
此外,燃放煙花還存在一定的消防隱患,每年春節前後,都能看到不少因為燃放煙花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的新聞。而今年春節,很多消防員也是剛剛『陽康』,出警救火對體力和精力的消耗巨大,沒必要讓他們冒著危險為部分人的『快樂』買單。
事實上,在輿論『兩極對立』的表象之下,政府政策並非只有『嚴格禁放』和『想放就放』兩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