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藥販子『溫柔攻陷』老年人:防范意識弱內心寂寞
2017-08-04 15:40: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不法藥販子『溫柔攻陷』老年人

  『苗醫鮮藥·苗仙咳喘方』、『唐通50·清除糖毒』、『名醫養生堂·天山雪蓮』……日前,劉洪斌冒充多個專家身份賣『神藥』和保健品被揭穿,其『虛假醫療廣告』事件引發廣泛的社會關注。

  隨著劉洪斌『虛假醫療廣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國老年人安全用藥問題。記者調查發現,購買涉嫌虛假宣傳醫藥產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費群體。由於健康意識增強、防范意識較弱、內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體容易被一些偽專家、藥販子盯上,成為其牟利的對象。

  誇大宣傳、『名醫講座』、

  藥品推銷員騙你沒商量

  記者發現,一些老年人喜歡到醫院、藥店『點藥』吃;一些老年人掉進『藥品』推銷員請客吃飯、送禮的『溫情陷阱』,衝動購買高價產品;還有一些老年人熱衷觀看電視養生節目,相信『養生名家』推銷的『神藥』,被騙去錢財。

  醫藥銷售代表打溫情牌,溫柔攻陷老年人。『叔叔阿姨,我們公司請了著名的專家舉辦名醫講座,邀請你們參加,還有禮品、贈品可以拿,你們一定來啊!』面對這些醫藥產品銷售代表的溫暖笑臉,一些老年人往往不自覺地跳進了溫柔的陷阱。

  記者從湖南省株洲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期,株洲市80多歲的王大爺和老伴被保健品銷售員忽悠去聽『名醫』講座,聽信他們賣的『天元膠囊』、『四懷糖脂安膠囊』能治高血壓、冠心病,買回來近5萬元的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成本僅4600多元。

  記者發現,一些老年人青睞參加『名醫講座』、『老年人保健座談會』,由於貪便宜、內心寂寞等原因,難以抵擋推銷者的溫柔攻勢,往往是領了幾十元的禮品,心甘情願掏出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購買高價的『神藥』、『特效藥』,最終快吃完這些產品後發現根本沒有療效,纔知道上當受騙,而此時這些醫藥產品、保健品推銷人員早就消失無蹤。

  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血管病專家江鳳林副教授介紹,他曾接診一位老年患者薛大爺,患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多年,一直在醫院老年心血管專科門診隨診。突然有一天深夜,家屬急匆匆打來求救電話,說老人快不行了,經醫生急診搶救後住進了重癥監護室,老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是出現了偏癱。聽家屬說,前些日子老人遇上了一名藥品推銷員,不僅殷勤地叫薛大爺『乾爹』,還時不時送一些小禮品給他,最後薛大爺給這位『乾兒子』豐厚的回報,一次性購買了3萬元的『特效藥』。薛大爺忙著吃這些據說能『延年益壽』的好東西,把醫生給他處方的降壓藥、降糖藥及護心藥統統晾在一旁,終於導致腦溢血而致殘,懊悔不已。

  養生節目推銷藥品成風。越來越多老年人觀看養生類節目,購買『大師』『名醫』『中醫傳人』推銷的『特效藥』,而這些產品往往涉嫌虛假宣傳。

  在長沙工作的白領吳丹告訴記者:『我爸爸自己迷上了養生節目,還推薦鄰居一起看,在老人眼裡,電視臺播放的節目有權威性,他們一邊看還一邊做筆記。他們特別相信電視臺播放的養生節目,有時候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廣告,哪些是節目,他把節目裡所謂大師的話當聖旨,還買過某公共頻道養生節目中推薦的2680元的石斛,說是神藥,產品寄到後,我看了標簽,根本不是藥品,其實是保健品,也不知道什麼渠道來的,我還不能說這東西不行,否則老人不搭理我,還說我不孝順!』

  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安全信息中心副主任陳光建說,一些保健品經銷商、推銷員為了推銷產品,稱其為包治百病的神藥,老年人以為買的是藥,其實是披上『藥衣』的保健品,而保健品的療效如何,監管部門難以認定,這讓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偽專家打著『中醫世家唯一傳人』、『高級乾部的健康顧問』等稱號,將普通保健品吹噓為能治療癌癥、高血壓、糖尿病、風濕骨痛等痼疾的特效藥,給所謂的神藥貼上『高科技產品』、『獲得國家專利』等標簽,聲稱能夠藥到病除,『根治高血壓、糖尿病』。

  『目前,沒有一種藥能根治高血壓和糖尿病,這些慢性病是不可逆的。老年人不要受非法虛假廣告的欺騙,有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保健品不能用來治療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老年人應學會區別保健食品和藥品,藥品的批准文號開頭為「國藥准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開頭為「國食健字」或「衛食健字」。』江鳳林說。

  醫藥廣告涉嫌誇大宣傳成風。『桂龍藥膏含有神秘植物活性因子,可以從根本上治療風濕骨病,許多臥床多年的風濕病患者服用桂龍藥膏後取得了療效……我爸看了電視臺播出的廣告,買了十幾瓶桂龍藥膏,一瓶240元,後來纔發現這個藥的廣告涉嫌誇大宣傳。』在長沙工作的胡霞告訴記者。

  記者從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期,食藥監部門公布了桂龍藥膏等23個違法廣告品種,這些產品誇大產品的適應證、功能主治、適用范圍或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效的斷言、保證,給消費者安全帶來威脅。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