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調查:56.1%受訪者希望自主招生更加公開透明
2017-04-20 14:03: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杜園春 孫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日前,全國各試點本科自主招生高校已經陸續公布了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報名工作已基本結束。我國自主招生制度從2003年開始推行至今,規模和形式都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8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9.2%的受訪者認為自主招生減少了教育不公,42.2%的受訪者認為加大了。40.0%的受訪者認為自主招生減輕了考生壓力,31.6%的受訪者認為增加了。56.1%的受訪者希望自主招生過程更加公開透明。

  受訪者中,本人參加過自主招生的佔18.2%,子女參加過的佔19.4%,都沒有的佔62.4%。家鄉在北上廣深的佔25.1%,在其他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佔28.2%,在除省會城市外的地級市的佔28.8%,在縣級市的佔11.1%,在鄉鎮或農村的佔6.3%。

  從大城市到鄉鎮,參加自主招生學生比例依次降低

  江迪目前是天津某高校醫學專業的大一學生,她通過去年的自主招生考試享受到了降40分錄取的優惠政策。『去年高考我沒能發揮出平時的水平,但通過40分的降分,我考上了心中理想的學校。』江迪高中一直在重點班,老師平時除了講高考題目,也會穿插著講一些自主招生的題目,『一方面給我們備考提供幫助,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思維能力』。

  北京某重點高中教師潘虹(化名)對記者說,高三學生還是比較關注自主招生的。『重點班有近一半的同學報名參加了自主招生,普通班也差不多在1/8。但精力分配上,除一小部分學生會給自主招生考試留時間精力外,大部分同學還是全力備戰高考』。潘虹介紹,平時老師們會給學生提供一些引導,『比如第一時間發布高校招生信息,分享這幾年的自招情況等』。

  上海高三學生裴兆澤(化名)曾獲得過全國英語創新作文大賽的一等獎,報了蘇州大學和山東大學的英語專業自主招生考試,『但自主招生報名的門檻較高,我身邊絕大多數同學條件都不夠』。

  何霞(化名)來自一個三線城市,目前已在北京工作兩年,談到自主招生,她坦言,家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自主招生考試的錄取名單上還是重點中學的學生更多。

  民調顯示,15.4%的受訪者周圍參加自主招生的人非常多,66.4%的受訪者表示有一些,16.1%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少,2.1%的受訪者直言沒有。

  通過交叉分析了解到,從一線大城市到鄉鎮農村,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比例呈現依次降低的趨勢:北上廣深(85.4%)、其他省會城市或直轄市(82.9%)、除省會城市外的地級市(81.6%)、縣級市(78.1%)、鄉鎮或農村(71.9%)。

  調查中,42.2%的受訪者認為自主招生加大了教育不公,發達地區教育壟斷更明顯,貧困地區學生更難走出去;39.2%的受訪者則認為減弱了教育不公,『虛擬錄取』『降分錄取』給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