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中,公安交管部門積極開展『執法直播月』活動,讓民警習慣在鏡頭前執法。圖為山東省鄒平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一中隊民警在道路上執勤。
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法治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其中公安執法與百姓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執法是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經常成為熱議話題。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打造『陽光警務』。『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倒逼執法規范的撒手?。近年來公安部部署推進執法公開,要求各地主動曬曬民警執法的法治含量,努力讓公平正義以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進而達到規范執法和群眾滿意的雙贏。』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說。
執法信息,可查
以往在一些地方,群眾報警可能會吃到『閉門羹』,即便立案了,對於民警的辦理進度,也無處可知。如今在江蘇,這些現象因為執法公示平臺得到明顯改觀。
『去年12月,我們推出江蘇公安執法公示平臺,全面實時公開警情處理、案件辦理、涉案財物、法律文書、執法依據、治安形勢等六大類信息。』江蘇省公安廳法制總隊總隊長譚永生說,『以警情處理為例,市民報警後,報警手機就會自動接收到接警編號和驗證碼。通過輸入接警編號、驗證碼,可以實時了解警情處理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警情處理進展情況和結果。』
『公示信息均由平臺從警務內網自動抽取和傳送,這既不增加民警負擔,也避免了不當的人為乾擾。』譚永生進一步介紹,如果群眾對警情處理有疑問,可以在線諮詢留言;對警情處理不滿意,可以直接在網上投訴,由處警單位上級部門負責回復,對回復不滿意,還可以二次投訴,由再上一級公安法制部門監督辦理並予以回復。
早在2014年10月,河北省公安廳就在互聯網上開通運行了『陽光警務』執法辦案查詢系統,實現了案件當事人對54項執法辦案信息的查詢。江蘇、河南、福建等地還以行政審批改革為契機,普遍依托網上公安局,打造公安民生服務平臺,實現公安行政管理服務的在線辦理、網上公示、查詢服務等功能,最大程度地便民惠民。
『執法信息公開,推倒了公安機關和群眾之間的隔離牆,使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暗箱操作等執法突出問題無處遁形。』談及變化和感受,譚永生說,『法治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看似是潛移默化的,但通過執法信息公開,對於法治,我們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和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