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媒體:『衡中入浙』風波背後的『法律戲』更有看點
2017-04-13 10:43:31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王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隔空喊話惹爭議

  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的落戶風波,因為一場隔空喊話更加抓人眼球。

  對於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的落戶,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方紅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態:衡水第一中學的做法顯然過於強調分數,所以這所學校的運作模式和浙江一貫提倡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相抵觸的。

  方紅峰直言,衡水第一中學是應試教育的典型,其眼睛裡只有分數沒有人,與浙江教育理念不符合,『他們認為是先進,我們認為是落後的,我們浙江不需要』。

  衡水第一中學副校長王建勇對此回應說,『不歡迎就不歡迎吧,反正現在分校的存在是事實。這個事我們沒有發聲,他說就說去吧,我們走自己的路』。

  伴隨著『衡水模式』而來的,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兩大陣營的『口水戰』。

  4月11日,杭州市召開名校長關於『衡水中學現象』研討會,研討衡水第一中學辦學模式是不是當下優秀學校的樣板,是不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

  研討會上,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說:『浙江作為開放地區有容乃大,一所學校來浙江辦學不值得過度關注。目前,浙江反對的不是表面上的哪所學校,而是懮慮一種教育模式與學校文化對浙江教育生態的危害。』

  『對衡水中學現象要有靜觀反思、自省找短板和自信的態度。』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認為,衡水一中平湖學校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也要合理合規發展,按照浙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節奏走,不搞小動作,不破壞教育生態環境。

  『民辦學校辦學符合法定審批程序,理應受法律保護,這是現代法治社會運行的基本常識。』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向《法制日報》記者分析說,『衡水中學』現象飽受爭議,焦點在於希望孩子能上更好中學、更好大學是廣大家長的共同心願。在目前的教育制度安排中,仍是以高考為重點,以分數為目標,以名牌高校為追求,因此,要真正使這種現象減少,不能單純依靠行政手段叫停,而是需要教育制度、政策及理念的綜合調整。

  提前招生系違規

  在衡中平湖學校的招生簡章中,其首批錄取新生到校報到時間為4月15日,較浙江中考提前了兩個月。

  對此,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肖家興給出的解釋是,『報到並不是開學,只是為新生適應高中課程做准備』。

  在方紅峰看來,無論校方對『報到』這個詞玩什麼樣的文字游戲,都顯然與浙江省教育廳2014年制定的《完善初中畢業昇學考試與改革普通高中招生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相違背。

  根據該文件規定,除名額分配生和保送生兩種特殊形式外,普通高中學校其他招生『均應在昇學考試後進行』。

  浙江省教育廳已責令平湖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對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涉嫌違規招生進行調查,核實後立即整改。

  平湖市教育局回應稱,針對該校對部分學生進行預錄取並要求被預錄取學生於4月15日報到,因此出現部分學生不再前往目前在讀學校就讀的情況,明顯存在違規。市教育局於4月7日向其發出書面規范,要求其整改。

  4月10日,嫌疑違規招生的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已暫停招生,所招到的90名中考生都已被送回原籍學校。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