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
覺得孩子最重要,全職媽媽在變多
雖說請老人接送孩子是個法子,但隨著社會進步,現在的老年人也越來越注重個人空間和時間自由。『說有事兒吧,孩子上學走了好像有空了;說沒事兒吧,老姐妹們想去個景點還是不敢,擔心趕不回來,孩子沒人接。』據歐陽苑華觀察,很多老年人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如果要去接送孩子,一切都沒法保障。老人也幫不上忙,家長怎麼辦?
在天津市睦南公園,下午放學後,一群孩子在廣場上玩耍,旁邊家長或坐或站聚在一起,以老人居多,邊聊天邊用餘光看著孩子。市民富女士是個例外,她與女兒各執繩子的一端,正在玩花樣跳繩,『我不用請假,現在全職帶她』。
富女士的女兒上的是私立小學,放學時間比公立學校晚一點,但即便這樣,父母倆同樣沒法接孩子。而老人在外地老家,由於種種原因,沒法過來幫忙。
『今年剛辭職,很糾結,這麼年輕一直不做事不行,全家靠老公一個人掙錢,壓力也大。』富女士的身邊雖然也有朋友辭職,但又找了一份可以在家辦公的設計工作。『我也想找一份兼職,時間自由,又能照顧孩子,但這種工作太不好找,大部分企業還是希望集中管理。』富女士說。
富女士並非個例,孩子今年剛上小學三年級的昆明市民陳女士也全職在家。『現在小學放學太早,沒人接不放心。』陳女士有自己的苦衷,『這幾年孩子對全面教育的需求不斷提高,上各種補習班、特長班都離不開家長,身邊像我這樣的全職媽媽也在變多。』
曉丹和老公都是江蘇人,大學畢業後就在南京安家了。現在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由於雙方父母都有客觀情況無法長期留在南京,曉丹索性辭了工作。『我也曾經糾結過,畢竟希望能夠有自己的事業,但還是覺得孩子最重要,能把孩子培養好也是值得。』
托管
質量良莠不齊,價格往往不菲
記者調查發現,在天津市南開區、山東省濟南市等地的部分學校,也在推廣彈性離校制度。但對全國大多數地方而言,由社會培訓機構托管學生,成為很多家長『沒有選擇的選擇』。
下午放學時分,山東省濟南市各個小學門口都會圍滿接孩子的家長,他們很多是老人,但也有不少舉著『XX小飯桌』『XX培訓學校』牌子的年輕人,等到少則五六個、多則十幾個孩子聚到一起,就把他們帶到相應的培訓機構。
濟南市市中區一名學生家長鄭女士介紹,幾乎每個學校附近都有若乾個『小飯桌』或者培訓機構,家長孩子的『時間差』為它們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很多機構並沒有取得資質,食品衛生條件、老師輔導水平也令人擔懮,價格卻往往不菲。『可是,在家裡沒人幫忙照顧、家長又不能長期請假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對於托管班質量的擔懮,是許多家長的心疾。
『把孩子送到托管班並不是理想辦法,但這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家住天津市濱海新區的王女士說,『我們兩個人都上班,老人住得遠,孩子只能送到托管班』。培訓機構或托管班的好處是孩子放學後有人及時來接,有的機構還提供晚飯,但她對托管班質量和老師資質不太放心,希望學校能成立更為正規的托管班。
『昆明市面上的托管班良莠不齊,只管一頓飯和寫作業,價格卻也不低,普遍每月都要上千元。』陳女士說。
時間差的難題並不僅僅體現在放學的這段時間,中午、寒暑假等時間段都讓雙職工家庭很是頭疼。『暑假也有專門的托管班,一天需要花費100元左右,對於濟南的工薪階層來說,這不是筆小數目。』鄭女士說道。
此外,時間差也讓很多父母對生二孩望而卻步,鄭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說:『雙職工家庭照顧孩子,有時候真是力不從心,雖然很想給孩子再添個弟弟或妹妹,但想想現在的窘境,只好作罷。』濟南市於日前宣布將全面實行彈性上放學,鄭女士非常期待:『孩子在學校我們纔放心,而且能省下不少費用。』
(綜合本報記者龔相娟、肖家鑫、姚雪青、李茂穎、鞏育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