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起底自媒體做號產業鏈:文章多抄襲拼湊 團隊月入數萬
2017-04-10 10:04: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力 劉經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自媒體平臺的反擊

  一名頭條號的負責人表示,以抄襲為生的做號者損害了平臺和原創作者利益,而生產大量低質內容的做號者,也會影響一些平臺用戶的閱讀體驗,長此以往有可能造成用戶的流失,並危及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度。

  一些平臺也想出各種辦法防堵漏洞。去年10月,企鵝號開始實施信用分制度,其中抄襲扣40分,編造不實信息扣20分,標題黨扣10分,滿分100分,扣完為止。

  今年2月底,今日頭條在廣告分成、提現環節,強制要求注冊身份證與銀行卡開戶人保持一致,抑制做號者大批量買賣賬號。而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針對故弄玄虛、震驚聳動、挑釁威脅、低俗挑逗等常見標題黨類型,日均12000餘篇識別提示修改,90%作者會進行修改。

  今年3月,UC總經理陳超也公開表示,將嚴肅治理標題黨,通過信用分值的方式,去教育創作者,杜絕類似文章的生產。

  針對做號者的文章涉嫌侵權以及『標題黨』的問題,國家版權局和國家網信辦近年曾多次『發聲』進行打擊、整治。

  去年7月,國家版權局等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突出整治未經授權非法傳播網絡文學、新聞、影視等作品的侵權盜版行為等。

  今年2月,國家版權局印發《版權工作『十三五』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要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加強對網絡文學、影音、游戲、動漫、軟件等重點領域的監測監管,及時發現和查處侵權盜版行為,並持續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把APP、網絡雲存儲空間、網絡銷售平臺等納入版權有效監管;探索建立侵權盜版信用評價機制,發布失信單位和個人『黑名單』。

  針對亂改標題、歪曲新聞原意等『標題黨』行為,早在2015年10月9日,國家網信辦在官網發布《『標題黨』『圖片黨』該收手了》一文,直指微博、微信存『標題黨』、『圖片黨』的亂象。

  今年1月13日,國家網信辦官網發布消息稱,已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依法處罰了存在突出問題的5家網站,並對互聯網新聞信息標題制作制定了專門規范,確保標題不得出現歪曲原意、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偷換概念、虛假誇大、無中生有;低俗、媚俗、暴力、血腥、色情;嘩眾取寵、攻擊、侮辱、玩噱頭式的語言等情況。

  此外,嚴禁在標題中使用『網曝』『網傳』等不確定性詞匯組織報道或者表述新聞基本要素。嚴禁各類誇張、獵奇、不合常理的內容表現手法等『標題黨』行為。

  石磊也能明顯感受到各平臺從嚴管理後的變化,『竟然、震驚、可怕』這些表示驚詫的標題,會被平臺提示,或者直接被限制傳播,有些同行抄襲的賬號會直接面臨封號的風險。

  他還發現各個平臺對於真正原創內容的傾斜,『我已經在嘗試讓團隊去寫長一點的文章了,哪怕現在這些長稿還不怎麼賺錢。』

  他並不看好低質內容的未來,『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少。』

  今夏即將畢業的他也開始考慮工作問題。他還是想找一份與文字相關的正式工作。

  (應受訪者要求,石磊、李敏為化名)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