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起底自媒體做號產業鏈:文章多抄襲拼湊 團隊月入數萬
2017-04-10 10:04: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力 劉經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QQ群裡有號主打出廣告招聘寫手,以文章閱讀數計酬

  內容紅利催生做號大軍

  上大學頭兩年,石磊只是一名熱愛閱讀的工科生,他花大把時間泡在圖書館,一坐就是半天。如今,他自嘲只要連續坐上兩個小時,腰就會疼。『做號要長期坐著,對身體損耗大』。

  吸引他繼續『坐』下去的,是文章流量背後的『內容紅利』。

  近年來,多個自媒體平臺為鼓勵原創,相繼推出廣告收入補貼機制、原創補貼等政策。補貼的高低與閱讀量等指標的高低掛鉤。

  正是看中了高閱讀量能帶來高收益,去年上半年,大三的石磊決定加入『做號大軍』。他開始在不同的平臺注冊賬號,『同一個內容多一個平臺分發就能多獲得一份收益。』

  他並不諱言是因為錢。

  正在讀書的他一個月生活費是3000元錢,他去年4月在某自媒體平臺賬號發出的第三篇稿子,閱讀量就超過了300萬。一篇文章的3000多元廣告分成足以抵得上一個月的生活費。

  他在這個自媒體平臺發的前兩篇文章內容已經記不清了,『反正就是正常的、普通的文章。』而第三篇被他定義為『不正常的文章』。

  他記得文章是寫『一名老漢被城管圍毆,路人無一相救』。他說,最初看到的這則消息,是一條沒有時間地點的圖說新聞,他在網上找了更多城管圖片,拼湊出了一篇四五百字的圖文消息。

  『有一些自己加的內容和誇張表述。』他坦言,『我會故意說城管拿著「三到五米長」的棍子,然後說「持續地」毆打,各種語言加工,故意去引導讀者的情緒。』

  當晚9點左右石磊將稿子發布後,第二天發現,文章已經有了300多萬的點擊量,就連常年不見的初中同學也跟著轉發。該文章的最終收益為3000多元。

  石磊說,當天他特別興奮,還跟父母打電話,說掙了好多錢。當時覺得自己很厲害,現在回想起來,這文章寫得太冒險了。

  『之前看到很多人都這麼寫,閱讀量也很高。』石磊說,在閱讀量與收益掛鉤的利益驅動下,很多文章都是在打擦邊球,追求爆款,因此在內容和標題上大做文章。一旦成為爆文,收益自然不低,如果一旦被追究,大多是封號處理。

  事實上,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石磊說,他從最開始寫時事領域的文章到如今轉向寫娛樂、情感類文章,也是因為社會時政類稿件容易『走火』,不太敢寫。

  去年冬天,石磊不再單兵作戰,通過同學們的介紹,招來了5名『小編』,開始運營他借親戚身份證注冊到的10多個賬號。

  員工們的薪酬與賬號的廣告收益直接掛鉤,5名員工中,做得特別出色的員工每月收入能達到萬元左右,其他幾名學生兼職,月收入兩三千元。

  石磊粗略計算,按照如今每月700多篇文章算,團隊一個月的收入大概有三四萬元。點擊進入下一頁

  網上賣家出售的各平臺文章采集偽原創軟件,通過搜索顯示閱讀量超過1萬的情感類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