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題:『大手筆』與『鐵公雞』——上市公司分紅『兩重天』
中國神華、上汽集團等公司近期『大手筆』現金分紅受到各方點贊,但在部分上市公司加大力度忙分紅時,也有部分公司從上市以來就『不拔一毛』,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餘8日再次敲打『鐵公雞』,引發市場關注。業界人士認為,仍需從多渠道鼓勵現金分紅,培育市場參與者價值投資理念。
『大手筆』與『鐵公雞』
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大手筆』分紅預案頻頻曝光。在中國神華之後,吉比特發布公告稱,擬每股派息4.1元,年度分紅總額2.9億元,佔當年淨利潤49.84%;上汽集團擬每股派息1.65元,年度分紅總額192.78億元,佔當年淨利潤60.23%。
『投資者可以通過股權轉讓和現金分紅兩種方式,從上市公司獲取收益,現金分紅是正常經營的上市公司理所應當的事。』深圳紫金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陳紹霞說,好現象是,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分紅回報率總體有所提高。
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7日,已有1060家上市公司公布2016年報告期的年度分紅預案,其中1047家公司含有現金分紅安排。從有現金分紅安排公司數與有分紅安排的公司數比例看,2016年有年度現金分紅的企業家數比上年相對更多。
整體向好之時,也有一部分上市公司『鐵公雞』至極。如,中毅達和金杯汽車兩家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上市後,至今沒有進行過現金分紅。有媒體統計,自2000年以來,兩市仍有81家公司未進行過分紅,堪稱『資深鐵公雞』。
望華資本創始人戚克栴認為,部分上市公司分紅少的原因包括:監管機構沒有硬性要求,上市公司主動作為動力弱;現金分紅需要真金白銀,會直接觸及利益,上市公司積極性不高;部分公司希望不分紅,做高公司淨利潤,使公司看起來更有價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