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圖片精選
搜 索
走進抑郁癥治療室 了解這個『隱形殺手』
2017-04-07 09:20:00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岳月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典型案例

  50多歲阿姨老犯頭暈

  原是年齡增長導致抑郁

  50多歲的陳阿姨(化名)忐忑不安地走進了溫州康寧醫院情感障礙門診,對於來看精神科,她有些恐懼,但實在是無奈之舉。『我經常感到頭暈,身體很不舒服,做事渾身沒勁,提不起興趣。這狀況已經持續了三四年,時好時壞。』陳阿姨說,她先後看過大大小小的醫院,也看過不少科室,吃了不少藥,但一直找不到病因。後來,一名醫生建議她到精神科找找原因。

  接診的是溫州康寧醫院副院長葉敏捷,他對陳阿姨做了心理評估,初步判斷陳阿姨患有抑郁癥,抑郁導致頭暈,接而產生精神不振,精力下降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陳阿姨說:『我也很想每天開心一點,希望家人不要為我擔心,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開心不起來。』

  她並未遭受重大刺激或變故,為何患上了抑郁癥?葉敏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激素水平和腦功能發生變化,陳阿姨的心情也就變得『無能為力』了。

  經服用抗抑郁藥物、心理調適等方式治療,三四個星期後,陳阿姨的頭暈消失了,身體有所好轉,『這些年來,心裡從來沒有這麼舒暢過。』

  醫生說法

  所有人都有可能得抑郁

  秋冬季是高發期

  葉敏捷說,很多人誤解了抑郁癥的感覺,並非心情不好這麼簡單,而是正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患者心境低落、思維遲緩伴隨著失眠、胸悶等身體不適,產生焦慮、無用和無助感,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和人際關系,部分患者可能還有自殘和自殺傾向。他們自身無法用『意志』趕走抑郁。

  哪一類人群容易患抑郁呢?葉敏捷表示,隨著現代的快節奏和壓力大,所有人都有可能得抑郁,老年人、中年、婦女、青春期少年群體都很普遍,所以抑郁癥也被稱為『心靈感冒』。

  抑郁癥是一種極其復雜的疾病,病發原因有很多,有遺傳因素、生物因素等,還有應激事件,比如親人的離去,婚姻衝突等,都會導致抑郁癥的發生。據了解,抑郁癥發病年齡集中在30至45歲,女性比男性多,中老年比青年多,秋冬季是抑郁的高發期。

  『隨著對抑郁癥認識的開放,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心理問題,會主動到門診諮詢,也會主動把親人送到我們這兒。』葉敏捷說,他碰到的病人中,10%?20%左右前來諮詢的患者表現有抑郁傾向,所幸及時介入,否則容易變成抑郁。

  有一種『微笑抑郁癥』

  患者人前笑,人後哭

  當很多人得知喬任梁患有抑郁癥時,大為驚訝,因為他的臉上無時無刻不掛著笑容,給人陽光、開朗的印象。葉敏捷解釋,並非愁眉苦臉纔叫抑郁,有一種叫做『微笑抑郁癥』,潛伏很深。

  葉敏捷碰到的病人中,『微笑抑郁癥』十分常見,『這類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抑郁,但會將低落的情緒隱藏起來。他如果不說,身邊的人根本不會察覺出他有抑郁,看上去十分正常。只有他主動告訴你時,你纔會發現,他做事力不從心,提不起興致。』然而,這類患者因為負面情緒長時間沒有宣泄,越積越多,終有一天會爆發出來。這樣的患者如果自殺,往往出乎意料。

  據了解,『微笑抑郁癥』多發於教育程度較高的白領階層、高薪階層,他們在外表現強大,多是為了面子,不願向人傾訴。

首頁  上一頁  [4]  [5]  [6]  [7]  [8]  [9]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