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紀檢監察機關這樣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
2017-04-06 14:46:58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作者:韓亞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關鍵詞4:問責

  對責任落實不力導致扶貧領域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嚴肅追究有關領導乾部責任

  【案例故事】

  2015年6月,貴州省紀委通報13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其中遵義市正安縣副縣長何祖華因主體責任落實不力,被市紀委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2012年,樂儉鄉將方竹林改造扶貧項目,違規承包給縣林業局種苗站站長鄭維勇。為了讓達不到合同要求的項目通過驗收,鄭維勇向20多名利害關系人送出錢物,非法套取國家項目補助資金228.146萬餘元。收禮人員包括:時任鄉黨委書記胡志勇、鄉長冉勝利等8名班子成員和時任縣扶貧辦主任袁體海、副主任趙天鵬等15名黨員乾部。2015年5月,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方竹林改造項目中套取扶貧資金窩案。該案涉案人員共20餘人,其中鄉科級乾部11人。

  遵義市紀委啟動『一案雙查』,對沒有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的分管副縣長何祖華進行問責,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我平時疏於監督管理,沒有按照分工履行好「一崗雙責」,致使分管的下屬發生嚴重違紀問題,扶貧項目也未實施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何祖華坦言已認識到錯誤,感到悔恨莫及。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2016年7月,《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頒布施行。《條例》規定,對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應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2016年8月,中央紀委在通報中明確要求,『要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責任落實不力導致扶貧領域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嚴肅追究有關黨委、紀委、職能部門黨組織和黨的領導乾部的責任。』2017年3月29日,中央紀委公開曝光八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其中多名領導乾部因分管的扶貧領域出現腐敗問題被問責。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問責力度,以責任追究激發責任意識,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頻發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黨委、紀委的責任;職能部門不履行監管職責,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後不報告不處置的,也要嚴肅問責。

  關鍵詞5:通報曝光

  堅持通報制度,典型案例一律公開曝光,形成持續震懾,發揮警示效應

  【案例故事】

  2016年8月1日,安徽省當涂縣姑孰鎮連千村村委會原委員吳小明侵佔養老保險金問題,被中央紀委作為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第一批典型案例,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開通報曝光。

  吳小明,連千村村委會委員,負責農村養老保險等工作。2014年上半年,24位參保村民一次性把錢款打到養老金存折本上,並將有關材料和養老金存折本交給吳小明。辦手續時,吳小明發現養老保險政策處於調整期,繳納的錢暫時不能從個人銀行賬戶劃轉到養老金賬戶,他打起了『小算盤』。2014年5月11日,吳小明第一次利用養老保險存折的初始密碼,從參保村民存折中取出2400元借給好友。2014年5月到2015年7月,他分30次從24個參保賬號中取走參保費10.04萬元,賭博輸掉2萬餘元,借給他人4.7萬元,餘款被揮霍一空。

  2015年10月,吳小明被責令辭去村委會委員職務,將挪用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補齊,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村黨支部、村委會相關乾部及姑孰鎮包村乾部也受到處分。24名村民的養老保險金已按政策兌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常性的點名道姓通報曝光,是紀檢監察機關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2015年7月,中央紀委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建立了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月通報制度,每月集中公開曝光各地查處的案例。2016年以來,中央紀委直接對侵害群眾利益典型問題進行分批次、分專題通報曝光。其中,8月、11月分兩次通報曝光了扶貧領域重點督辦的18起典型問題。2017年3月,中央紀委又公開曝光八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與此同時,各地也普遍加大了通報曝光力度,通報曝光頻次和數量明顯增加。

  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同時還有效傳導壓力,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責任,傳遞出正風肅紀正能量。中央紀委在通報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時明確指出,『要堅持通報制度,典型案例一律公開曝光,形成持續震懾,發揮警示效應』。(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韓亞棟)

首頁  上一頁  [1]  [2]  [3]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