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河南『最美村醫』燒欠條為獲關注 自稱:我要『名』
2017-04-06 11:01: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安鍾汝 王雙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引火上身』

  『那個記者說,點吧,點了可以給你帶來大名譽。』楊全鴻上下抖著攤開的雙手,後悔不迭。

  事情過了不到一個月,但這位村醫有點記不清燒欠條具體是哪天了,只記得是3月10日前後,他正給病人看病,一個『記者』來診所采訪,他搬出了那箱子欠條……

  曾采訪過他的兩名記者說,展示榮譽證書、整理欠條,參觀病人送來的錦旗,是楊全鴻接待媒體的流程。

  3月10日,楊全鴻再次展示欠條的時候,那個『記者』提出建議,『這些東西都發霉了,你留著佔地方,不如一把火燒了。』

  一聽說『能給你帶來大名譽』,楊全鴻真的把欠條燒了。有人在旁邊拍了照、錄了視頻。

  兩三天後,一段1分56秒的視頻在網上大范圍傳播。視頻裡,穿著白大褂的楊全鴻說,『(欠條)擱在那礙事,天天摸來摸去,看著也心煩。』他把厚厚的一摞欠條塞進了院子裡的爐火中,『不再說欠條這個事兒了,再說就沒有意思了。』

  建議楊全鴻燒欠條的人叫李孟泰,回顧那一幕,他對記者說,『我只是跟他開了個玩笑,以為他不敢燒,畢竟是幾十萬,但他真燒了,我都嚇了一跳。』

  李孟泰不是記者,他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自稱是多家媒體的通訊員,在楊全鴻這裡免費看過病,寫過關於楊的幾篇文章。

  這一把火,將這位河南新鄉縣的村醫置於輿論風口。村裡年輕人都知道,『楊叔比以前還火,網上到處都是他的事兒。』

  視頻傳播了沒幾天,3月14日,新鄉縣衛計委突查楊全鴻的診所,下發了『衛生監督意見書』,要求楊遣返住院的相關精神病人,並立即停止超范圍執業活動。

  楊全鴻這纔意識到,那把火,讓自己出名了,但也可能燒掉他的前半輩子。

  假如停止收治精神病人,他的『專科』將和一般的村診所沒什麼區別,『前半輩子白活了,後半輩子活著也沒啥意思了。』

  接下來的幾天,楊全鴻每隔幾分鍾就接到一家媒體的電話,他不知道說啥了,『害怕,心髒突突的,出不了氣。』一著急上火,住進了醫院。

  3月24日,在新鄉住院治療心髒病的村醫回到了自己的診所,他手背上輸液時粘貼的膠布還沒有撕下,以往梳得一絲不苟的分頭,已經變得油膩,一綹綹垂在額前。

  他所在的七裡營鎮楊屯村一個村民評價,『老楊這叫引火上身。』

  欠條與志向

  那箱子欠條,是楊全鴻行醫四十多年積累下來的。他說加起來有50多萬。

  展示的時候,他會把欠條全搬出來,摞在寫字臺上有一米多高。小到幾十塊錢,大到幾萬元,很多欠條最終都停留在一張處方箋上。

  燒完欠條一周後,再見到媒體,展示完榮譽證書,『說我是好人,是最美醫生,不是吹的,都是有證據的。』

  他起身去拿欠條,剛昂起上身,又失落地坐下了,『唉,當然了,看不成了,燒光了。』他愣了有一分鍾。

  67歲的楊全鴻身材魁梧,走進他的診所,錦旗、匾額能圍滿一個小房間,他說有三百多面,都是患者送的。『這四十多年,我收治的病人超過5000人。』

  多位楊屯村村民及楊全鴻收治過的病人說,『他最擅長治療精神病。』

  楊全鴻的診所對外全稱叫『新鄉市楊全鴻手術治療癲癇疑難雜癥專科』。他說他知道怎麼伺候農村的病人,『因為我也農村人,也得過病。』

  家中兄妹八人,自己是長兄,1968年,楊全鴻18歲,剛初中畢業一年,就罹患膿敗血癥,昏迷九天。手術刀在他身上留下了十三處疤痕,花了家裡六千塊錢。

  『大病一場,身體大不如前,乾不起重活,在農村相當於一個廢人了。』楊全鴻的發小楊大行(化名)說,家人就讓楊全鴻跟隨在縣醫院工作的舅舅學醫,一年多後,就開始到村裡為村民打針抓藥。

  1971年的一天,鄰村有村民帶孩子來診所,說孩子有狂躁癥,坐立不安、喜怒無常。『當時我也不懂,就是摸索著來。』楊全鴻見這個孩子大便乾結,就開了些調理脾胃的中藥,『脾胃調理好了,能吃了,啥病就好了。』

  這讓楊全鴻找到治療精神病的自信,他定下了自己的從醫方向,『就是治療這個』,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改革開放後,他開了診所。為了提高醫術,跑到山東、安徽等地交流學習,還查資料寫論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楊全鴻在醫學類期刊發表了近十篇論文。

  找他看病的人,大部分來自河南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地區,到大醫院看不起,但也不能坐等病情加重,楊全鴻這裡收費便宜,是他們的一根救命稻草。

  楊全鴻說,這類病人花費很大,很多人交不起醫藥費,就打欠條,有的連欠條都不打,(以前)病人5塊錢包吃住,生活就是這樣過的。

  視頻裡,楊全鴻統計,截至2003年,他的欠條累積為445857.57元。

  楊全鴻說,這些攢下多年的欠條讓他親身體驗到人間苦難,也是他立志從醫的行醫之本。『解除病人的疾苦。』

  楊屯村村民呂素梅說,『我親眼見過,楊大哥把病人的病治好了,最後病人沒錢付醫藥費,楊大哥讓別人打個欠條,就讓病人走了。』呂素梅自己也是楊全鴻的病人,因為家庭條件差,經常在楊全鴻這裡免費拿藥。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