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聯系收件人,快遞員不用調取號碼
何謂『隱私面單』?菜鳥網絡安全部高級專家周磊介紹,消費者的信息通過技術處理,不顯示在快遞面單上,同時在後臺也進行了加密處理,快遞員只能通過APP聯系收件人,無需人工識別手機號碼。『我們暫時保留了一些地址信息,主要用於幫助快遞員核對包裹。』周磊表示,『以後包裹上的消費者相關信息會越來越少。』
京東采用了『微笑面單』的形式,即從包裹生成時就部分隱藏用戶的姓名和手機號信息,以笑臉符號(^_^)代替。近期,該服務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超過90%的自營配送訂單已實現面單『微笑化』。據估算,2017年京東將產生至少10億張『微笑面單』。
據京東配送部終端服務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研發了專門服務於配送員的APP,配送員在站點收貨時,掃描包裹上的條形碼,用戶信息便被錄入系統,配送員送貨時,根據訂單號找到用戶包裹,點擊『撥打電話』與用戶取得聯系。『通過應用端發起請求、服務端回呼的方式完成通信,所有的通話都會經過京東的通信平臺進行監管,並對停機、關機、空號、未接等呼叫結果進行記錄,進一步管控和規范配送員的配送服務,確保用戶體驗。』該負責人說。
『「隱私面單」應成為行業標准。』天貓MOMO潮流女裝倉儲經理許先生說,尤其銷售、購買隱私商品的商家和消費者,對這類面單的需求會更大。
馬文欣表示,『「隱私面單」的嘗試不僅能提高行業的安全系數,減少消費者的顧慮,也可進一步推動快遞實名制的落實。』
合力:設從業『黑名單』,線上線下共同堵漏
『隱私面單』只能保障部分環節。『信息泄露不僅僅在快遞運輸過程中,因此建立一個全流程的面單信息管理機制十分重要。』馬文欣認為,『這個機制應該包括面單信息的管理、內部信息化的監管,以及追責機制。』
目前,涉及快遞物流的信息泄露主要有面單拍照、系統軟件漏洞以及外掛等。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都源於員工監守自盜。比如,有的快遞公司職員在公司電腦上下載客戶信息進行販賣;企業關鍵崗位員工將賬號及密碼賣給犯罪團伙等等。
3月31日,第二屆物流快遞行業信息安全大會在上海青浦召開,大會呼吁互聯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堵住盜賣販賣的漏洞。
青浦區內駐有大中型快遞、物流企業約15家。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網安支隊支隊長徐輝東介紹,從2015年底開始,青浦警方和菜鳥網絡合作,嘗試通過技術攔截和網絡監控,建立快遞、物流企業信息安全網絡,2016年該轄區內信息泄露案件報案數比上一年下降了60%。
2016年11月,青浦警方破獲一起案件,某犯罪團伙盜取了40G的數據。『這些數據大多是2013年以前的,通過督促快遞、物流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這兩年的數據不那麼容易被盜取了。』徐輝東說。
據菜鳥網絡資深安全專家王樂介紹,有些夠不上立案標准的信息泄露人員被快遞企業辭退後,換個公司還能繼續乾。對此,上海市公安局網安部門聯手菜鳥網絡,推動建立了物流快遞行業從業人員信息共享平臺,EMS、圓通、中通、申通、德邦、韻達、宅急送等多家企業加入,販賣客戶信息的人員列入從業『黑名單』,永不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