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18天出臺10項措施 北京為何密集調控樓市?
2017-04-05 09:54:05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曹政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疏堵結合』穩定預期

  18天裡10項政策出臺,看似是在堵漏洞、哪裡鼓起來壓哪裡,但背後則是要把房地產調控政策一步一步夯實,從根本上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一頭是堵,另一頭則是疏。來自市住建委消息顯示,本市正在加大新房和住宅用地供應,加快20萬套已拿地未開工和已開工未入市的在途商品房項目開發進度,盡快形成實際供應。

  『供應上來了,預期也就穩了;預期穩了,就有益於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土地資源與房地產管理系主任趙秀池說,北京調控『疏堵結合』,加大供應,正是在緩解老百姓心頭的購房恐慌。

  與調控相伴的,是保障房加大供應和分配力度。備受剛需族歡迎、價格也更便宜的自住房方面,市住建委已會同市規土委初步梳理明確今年自住房擬供應項目地塊19個,已有朝陽等10個項目、9000套房源入市。今年,要確保1.5萬套自住房供地,力爭在10月底前開工建設一批,盡早形成有效房源供應,穩定社會預期。

  『居者有其屋』的另一種實現模式是公租房。數據顯示,市住建委在今年的保障房建設計劃中安排了15個項目、1.1萬套公租房,滿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根據計劃,今年公租房的分配規模不少於1萬套,優先滿足保障房輪候家庭需求,適度擴大公租房保障覆蓋范圍。

  『這些政策的積累效應正在顯現出來。』相關負責人說,從根上看,本市出臺的系列政策都是在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此外,本市將加快建立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健全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居者有其屋』。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