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名犯罪嫌疑人集中歸案。警方供圖

抓捕現場情況。警方供圖
真相曝光:詐騙團伙公司化運作,人手一本『問答模板』
隨後的調查中,一個通過虛設期貨交易實施網絡詐騙的特大犯罪團伙浮出水面。涉案規模之大、組織架構之嚴密,讓常年接觸各類詐騙案的老民警也吃了一驚。
『在抓捕現場發現,他們還非常重視「企業文化」。』據辦案民警吳智泉介紹,內部組建夢之隊、衝鋒隊、創新隊等隊伍,人人有《股指話術》、《各通電話重心》、《股票專業知識》等通話問答模版,牆上張貼團結、拼搏、有為等勵志宣傳海報,以及一整套采取集中培訓、獎懲考核等手段,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比如,按詐騙實際到賬計算,每月個人業績前三名的,獎勵人民幣5千元;四至六名的,獎勵4千元;七至十名的,獎勵3千元。嚴密的洗腦培訓、畸形的企業文化、豐厚的現金獎勵,讓這個團伙的成員都充滿『乾勁』,民警在現場查獲的物資中還有20多部被用到報廢的電話。
為隱蔽作案,該團伙用過拓領科技、潤達國際等好幾個名字,采取公司化運作的形式,具有固定的網絡營銷模式,辦公地點則選擇在繁華的街區寫字樓,以求『大隱於市』的效果。人員組成由股東、操盤手、分析師、會計、代理商等骨乾成員和一般業務員組成,各崗位有明確分工。業務員主要負責撥打海量的手機號碼從中獵取『信任』的投資者,而骨乾成員負責誘騙受害人繳納會員費,提供股票信息,再誘騙受害人炒期貨。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金小軍介紹,所謂『期貨軟件』則是一個騙局,乍看之下這個軟件顯示的期貨數據與真實指數幾乎一樣,但騙子手動調整了幾個時段的關鍵指數波動,絕大多數受害人認為是炒期貨虧了,都不知道向公安機關報案。
從交易記錄看,受害人至少50人以上。實際上,除姜堰市民王某受騙投資58萬元外,到公安機關報案的僅有泰州市民季某、揚州市民董某、鄂爾多斯市民馬某,分別受騙投資5萬元、18萬元、30萬元。所有受害人資金打到該團伙的賬號之後,並未進入真正的期貨平臺,而是變成該團伙犯罪所得,並用於工資、獎金發放等。
警方提醒市民,要辨別此類騙局其實有3個訣竅:首先,有資質的期貨交易平臺在中國證監會的網站上可以查到;其次,正規公司讓客戶打錢過來,應該是到公司平臺賬戶,而詐騙團伙則是讓受害人把錢打到個人賬戶;最後,客戶在正規公司注冊的賬戶通常能隨時把錢提出來,而詐騙團伙則不會讓受害人順利取出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