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詐騙團伙租用的辦公室內,還貼有各種激勵人心的口號。警方供圖

這些『企業文化』讓團伙成員都充滿乾勁。警方供圖
員工統一培訓、分工清晰,考核獎勵豐厚,還有自己的『企業文化』,這家位於高檔寫字樓內的『公司』用過:新鴻金融、立拓科技、潤達國際等多個『高大上』的名字,而實際上所謂『公司』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詐騙團伙。
3月27日至28日,江蘇泰州、姜堰兩級公安機關集中展開收網行動,成功摧毀了一個以河南鄧州人賀某、翟某等人為首的特大網絡詐騙犯罪集團,抓獲犯罪嫌疑人115人,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一次性出動警力200多人、分成9個抓捕組統一行動,抓獲涉案人員115人。這是泰州警方歷史上一次抓獲作案人員最多、催毀最大的一個集團式網絡詐騙犯罪團伙。』泰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徐軍說。
市民58萬元『投資』後,公司人間蒸發
『股市投10萬元賺10%纔1萬元,炒期貨投入10萬元,放大10倍杠杆就是100萬元,賺10%就能賺10萬元。』高杠杆、高收益率、雙向交易、專家指導……聽著自稱新鴻金融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業務員『楚雲』的介紹,姜堰市民王某動了心。2016年9月22日,王某在繳納了12800元會員費後,成為了『同花順內參八部』的會員,根據對方提供的相關信息,竟然很快『盈利』1萬元左右。嘗到『甜頭』後,王某按照對方要求在華鑫融網站下載了『國際期貨系統』客戶端,投入資金20萬元。可到了11月9日,他的帳戶只剩2萬多元。
緊接著,業務員一再聲稱王某虧損是因為最近行情不大好,在一番撈本、賺錢說詞之後,11月9日、11月17日,王某又先後三次通過手機銀行分別向該公司提供的戶名為『胡某』的銀行卡號轉賬8萬元、10萬元、20萬元。至11月25日,其共投入58萬元資金,最後『虧損』得只剩4萬餘元。
頻頻出現異常的虧損,讓王某心裡忐忑。直至2017年1月1日,他發現客戶端和網站均無法登錄。1月8日,王某根據合同上的公司地址去浙江查找時,發現該公司並不存在,方知上當受騙。2017年1月9日,王某來到姜堰區公安局報案。
警方調查發現,不僅所謂新鴻金融的公司銀行賬號,切實是一個個人賬號。自2016年2月以來,直接打款到這個賬戶的人,涉及北京、西藏、黑龍江、江蘇、福建、安徽、天津、廣東、山東、甘肅、湖南、河北等12個省市,受害人多達50餘名,涉案金額3000多萬元,這還不包括直接打卡到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受害人。
警方進一步調查得知,案件所涉的家公司無期貨、股票的經營資質,期貨平臺均系非法網絡交易平臺軟件。受害人打款,網頁上資金餘額並不及時顯示,均需打電話確認之後,平臺纔顯示資金餘額,分析系人為操作。
9個抓捕組統一行動,抓獲115人
案情上報後,引起了江蘇省公安廳領導的高度重視,泰州、姜堰兩級公安機關隨即成立專案組。
『2月12日,我和同事趙楊開始秘密調查取證。』姜堰區公安局刑偵民警丁昌甲介紹,首先要查明取款嫌疑人的身份,因為前期偵查發現公司名稱、地址和代理商、業務員的身份都是偽造的,同時不能打草驚蛇、毀滅證據。
通過調閱銀行和路面監控,王某、賀某兩個可疑人物進入警方視野。警方順藤摸瓜,從王某、賀某所持銀行卡分別查出資金交易共計1100餘萬元,關聯查出幕後『老板』賀某某持有的『母卡』資金交易累計3000餘萬元,再從『母卡』查出操盤手王某、賀某等所持的二級卡9人,從二級卡查出業務員所持的三級卡100餘人。
此時,雖然初步查清嫌疑人的身份和詐騙團伙的組織架構,可該團伙的真實地址還是一個謎團。專案組通過搜尋相關信息,意外發現網上竟有這個『公司』的招聘廣告,民警偽裝成應聘者,撥打廣告上的電話,終於在3月25日摸清了案件所涉公司的詳細地址。
3月27日,泰州姜堰警方9個小組同時展開行動,在浙江、河南警方的大力協作下,抓捕小組成功搗毀窩點9處,抓獲河南等地犯罪嫌疑人115名,繳獲作案用電腦300餘臺、電話機280餘部。
至此,這一特大網絡詐騙犯罪集團被江蘇、浙江、河南三省警方『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