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3月30日電 30日,甘肅省人民檢察院召開當地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新聞發布會通報稱,該院自2015年7月開展試點工作後,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其中恢復和保護被損毀國有林地365畝;恢復和保護各級集體林地中生態公益林78.3畝;恢復和復墾被非法改變用途和佔用的耕地343.96畝。
甘肅省檢察院新聞發言王瑞成介紹,試點後,甘肅檢方先後部署了保護『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專項監督活動、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甘肅)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專項行動等。截至目前,還恢復和保護被非法開墾和佔用的草原553.82畝;督促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地29204畝;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佔用的河道105.9公裡;促成清理違法堆放的各類垃圾和固體廢物564噸,共挽回和追繳國有資產2.05億元人民幣。
該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徐雷介紹,期間,全省檢察機關圍繞公益核心、大膽探索嘗試,共摸排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301件;履行訴前程序案件236件;52個試點基層院中,已有37個基層院向法院起訴40件案件;已宣判的10件案件中,檢察機關均勝訴,案件辦理取得較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檢方注重黨委領導和人大監督,三級院均向同級黨委和人大作了書面報告。如:嘉峪關市委政法委書記就試點工作進行了專門批示;徽縣縣委通過了《關於支持縣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意見》。
同時,甘肅檢方主動與行政機關尤其是被訴行政機關的溝通,監督共識逐步形成,監督氛圍不斷優化。在234件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案件中,除25件未到期外,行政機關整改136件,整改率達65.1%。
徐雷介紹,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該院檢察長路志強就甘肅省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情況接受專訪;各試點院在公益訴訟案件開庭中邀請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行政機關負責人及群眾代表旁聽庭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樹立了甘肅檢察新品牌。
當天的會議上,甘肅省檢察院民行處副處長何君姬還發布了6起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分別是宕昌縣水務局不依法履行職責案、永登縣農林局不依法履行職責案、武山縣灘歌鎮政府不依法履行職責案、肅南縣國土資源局不依法履行職責案、阿克塞縣國土資源局不依法履行職責案、寧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不依法履行職案,旨在『以案普法』。
此外,甘肅檢方先後出臺了《甘肅省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違法行政行為檢察監督協作配合機制的規定(試行)》,制定了《甘肅省人民檢察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意見》等制度,明確試點工作要求和任務,充分發揮了一體化辦案機制優勢,確保了監督實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