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在毒品面前,不僅是阿峰、阿玲這樣的『問題少年』幾乎毫無抵抗力,就連一些大學生也經受不住毒品的誘惑。
阿城在鄭州念大學,去年暑假時,阿城被一位他所仰慕的『大哥』帶入了局。此前,這位『大哥』已經兩次『鼓勵』阿城『吸一口』,最終在第三次,好奇心戰勝了恐懼,阿城走上吸毒之路。
吸毒成為這群年輕人揮霍青春的一種社交方式。阿城說,就像現在大家互相派煙一樣,當時他並沒覺得吸食冰毒有什麼不對,只是覺得『挺刺激的,好玩』。
2016年6月,河南省禁毒辦副主任、禁毒總隊副總隊長黃亞偉在接受《大河報》采訪時說:青少年對新生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極易受到毒品的誘惑;對接觸到的隱蔽性極強的新型毒品沒有辨別力,缺乏毒品防范意識;有的家庭教育失當,父母離異,家庭殘缺,得不到家庭溫暖的他們開始尋求刺激,以吸毒為樂;在外地打工生活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老鄉、同事或者朋友等身邊人的教唆指使,交友不慎使他們走上犯罪道路。
國家在行動
『一個失學少年,有多大可能接觸到毒品?』阿峰的回答非常乾脆:『極有可能』。
一位自願戒毒領域的專家陳捷(化名)則認為,社會大眾尤其是農村人口,對合成毒品的認知存在極大的誤區,認為其不會上癮,對其危害、預防及成癮後治療等根本沒有概念,這是導致『毒品下鄉』及青少年吸毒者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
『海洛因時代,國家對毒品危害的宣傳很到位,通過各種科普宣傳讓大家對粉狀的毒品都有一定的認識。這也造就很多民眾對於毒品的概念還停留在傳統毒品海洛因年代,所有的資料、圖片、案例都是以這個為基礎而來。面對現在越來越流行的化學合成毒品,卻是少有宣傳。』
『海洛因已經不是當前主要的毒品了,但我們的禁毒宣傳大多還停留在海洛因時代。』陳捷說。
與輕松沾染上毒品相比,戒掉它要費力很多。
阿峰、阿城涉毒未深,警察的及時出現,將他們從毒品中解救出來;吸毒上癮的阿玲被警察送去了戒毒所強制戒毒。兩個月前,阿玲剛剛從戒毒所出來。
兩年的戒毒經歷不堪回首,阿玲向家人保證:『打死都不會再吸毒了』,但屢受傷害的家人已經不再相信。從此開始,阿玲無論去到哪兒,母親都會伴隨左右。
太康縣公安局一位緝毒警察說,一次吸毒,終身戒毒。不少人戒毒之後,再回到原來的圈子,極有可能再吸。如果再吸上,就很難再戒掉了。
如果沒有外界強力介入,大部分吸毒者都會走上同一條路:『男的偷、女的賣』。一位曾經的吸毒者告訴記者:為了籌集毒資,男的會去偷、去搶,女性吸毒者則很有可能賣淫。
作為曾經的吸毒者,周先生對毒品擴散的路徑非常清楚,他保護自己女兒的方式是不讓她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觸。周先生的女兒現在正在上初中,和曾經的阿峰、阿玲一樣,正值叛逆期,保護好女兒成為周先生當下的『主業』。
太康上述緝毒警察說,緝毒是一個良心行業,每一次對吸毒者的打擊,其實都是一次對年輕人的挽救。
他表示:盡管太康從一開始便『嚴打』毒品,但一縣一區的努力,仍架不住涉毒案件高速增長的態勢。
2月22日,公安部在深圳召開聯合打擊制毒犯罪『4·14』專項行動工作會議。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公安部黨委委員、反恐專員劉躍進在會上說,盡管打擊制毒犯罪取得重大戰果,但國內制毒犯罪仍高發多發,並呈現出向內地加快蔓延趨勢,打擊制毒犯罪已進入攻堅階段,遏制制毒蔓延也處於關鍵時期。
公安部決定,今年3月至8月,部署開展打擊制毒犯罪專項行動,以『端制毒窩點、打制毒團伙、清制毒原料』為重點,堅決把制毒團伙網絡窩點殲滅掉,堅決把制毒犯罪分子囂張氣焰打下去,堅決把制毒問題快速蔓延勢頭遏制住。(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