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北京"認房又認貸"後陷入連環單的年輕人
2017-03-29 14:31:28 來源:中青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3月17日,一個與往常並沒有差別的周五。下午4時許,一條消息刷爆了朋友圈,3個原本在北京沒有任何聯系的年輕人,同時感到了恐慌。

  這條消息後來被稱為『3·17新政』,和之後接連出臺的規定一起,被稱為『北京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3個年輕人中的一個,叫大強,今年是他在北京的第九個年頭。按照原來的計劃,他准備拿出這些年攢下的錢,把燕郊的房子換到市裡,終結到達北京的最後30公裡。

  現在看來,這個夢想要落空了。

  在北京的第一個十年,大寫著兩個字:買房

  因為,根據『3·17新政』,擁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的大強想要換一套北京市裡的房子,要按照『二套房』的標准購置,也就是要多加10%的首付,他之前看上的一套『老破小』,『需要再多拿五六十萬元出來』,大強說,『能借的都借了,現在真的拿不出這個錢了』。

  大強感到沮喪,『其實現在想想過去這9年,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以現在的收入,再賺五六十萬元,不吃不喝我也需要4年,誰知道4年後的房價多高了呢?』大強說,自己再也沒有當年那種自信了,不再相信自己真的能在市裡買到房,『變化太快了,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我現在也想不明白了,我可能真的追不上了』。

  大強又想起2012~2013年,那一年,他輾轉去過幾次成都,那時他還想過在成都定居。『(成都)生活真是舒適,那時候看的房子6000多元/平方米,在成都的二環,那時燕郊的房價一平方米也就六七千元』。

  現在,成都的房子大概漲到了每平方米一萬二三千元,而他在燕郊的房子已經漲到了3萬元/平方米。

  『現在沒什麼特別的打算了,市裡可能真的沒什麼希望了,我在考慮換到通州(北京市的一個區)』,但是通州的購房政策要求滿足『近3年在通州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

  『走一步看一步吧』,大強說,最近他考慮等大望路這邊租的房子到期,就回到燕郊把房子裝修一下,搬過去。『這麼辛苦買的房子,怎麼也得住一住。』

  明年就是在北京呆的第10年了,第一個10年,他的人生時刻表被房子牢牢拴住,而人生又有幾個10年呢?結婚、生子、立業,這些事都被提上了新的日程。在北京的這9年,房價年年漲,大強覺得只要是能買得起的時候,一定要果斷出手。

  突然增加的首付,突然縮短的貸款年限

  與大強相比,小翔和劉航的狀況更加棘手。

  3月17日,他們要購入的房子都沒有進入網簽程序,即他們的二手房交易尚未得到北京市住建委的官方認可。這意味著,即使他們和房主、中介都簽訂了合同,但進入網簽程序後,他們可能會面臨新的變化。

  劉航擔心,如果貸款最長年限從30年降到25年,他的月還款額有所上昇,自己能否承擔得了。

  比劉航受到衝擊更大的,是劉航購買的二手房的原業主。

  這位業主賣房是想以小換大,以遠換近,這也是北京郊區很多業主的訴求。他想拿賣房錢,去付北京城裡的一套學區房的首付。定金也已經交了。這位業主說,他要買的學區房的業主也面臨同樣問題。他們就是被俗稱為『連環單』的其中兩環。

  『3·17新政』出臺後,這個房主買的住房算作非普通住房,首付要達到80%。

  賣給劉航房子的業主說,他很難多出首付買入看中的房子,也擔心劉航何時能把全部購房款匯入他的銀行賬號。因為銀行回復,貸款何時發放,尚不能確定。他們推測,『連環單』的下一環,也可能會面臨同樣的窘境。

  劉航和小翔各自去詢問中介,中介回復他們,要等北京市住建委和銀行的進一步回應。

  3月17日晚上,小翔找了幾個朋友出來聚聚。在飯桌上,大家紛紛祝賀他,房子買得及時,房價也漲了不少。他只能笑笑,把話題岔了過去。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