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反腐作家談《追問》:『書中事都是真的』
2017-03-29 10:09: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賈世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丁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受訪者供圖

  坐在某位落馬官員面前,作家丁捷一度覺得,眼前的官員錯把官場當成了江湖。

  丁捷的另一個身份,是江蘇省屬某上市文化集團的紀委書記。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在中紀委和江蘇省紀委提供的633個案例中,他遴選出28個以上地廳級與省管乾部違紀違法典型,並到監獄或辦案點與13名落馬官員面對面交談。『這些人多是主政一方的官員,應該算是中國領導階層裡面的中堅力量。』他告訴記者記者。

  他試圖走進落馬官員的內心,探究他們走向貪腐的心路歷程。這些內容於近日匯聚成《追問》一書,面向社會公開出版發行。

  3月22日,接受記者記者專訪時,丁捷說,自己找的一定是處於灰色地帶的官員,『在某一個特殊的時期,這種人心裡會搖擺、糾結。如果他的內心足夠強大,也許他就能自救。』

  『我找的一定是處於灰色地帶的官員』

  記者:中紀委和江蘇省紀委一共提供了600多個案例,你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標准?

  丁捷:我這本書主要是寫落馬官員的心路歷程,寫他的內心世界是怎麼演變的。那種赤裸裸的花錢買官、行賄受賄,直接去搞腐敗行為的官員,在我的素材裡涉及得並不多。因為我覺得這種腐敗行為不具有普遍性。

  我找的一定是處於灰色地帶的官員。在某一個特殊的時期,這種人心裡會搖擺、糾結。在走向人生巔峰後又墮落的過程中,他一定經歷了心靈上的糾結、矛盾和斗爭。如果他的內心足夠強大,也許他就能自救。

  記者:這種糾結、矛盾和斗爭是指什麼?

  丁捷:我認為這些官員他們平時的心理狀態就是糾結的,處在一種既擔驚受怕又抱有僥幸心理不想按照規則辦事的糾結之中。

  我認為這些官員最糾結的是,他們明明很心虛但他們必須扮演一種非常明朗和能堅守原則的人,這叫做心虛。但越是心虛的人,越貌似強大。所以,《為情記》裡面的副市長,他那麼濫情但又表現得很清高,認為自己的感情是純潔的。

  官員從事的工作和掌握的權力要求他們必須要做公事、為公眾服務。但他們一旦產生了私心後,用私心去處理公務,這本身就是矛盾的,他們的內心一定很累。在我跟這批官員接觸的過程中,我也能感受到他們很累。他們時不時地會流露出這種真實的心態,覺得人不好做、事也不好做。

  記者:這種矛盾還會體現在什麼方面?

  丁捷:在采訪和翻閱材料時,我也看到一些官員做人做事和品格表現的矛盾性。例如,一個官員一邊通過不正當手段積累個人財富,一邊還做一些善事,讓家裡人把贓款捐給貧困地區,做一些所謂的扶貧的善事。還有一些官員,自己收了人家很多好處,然後再把這些好處給別人。

  我認為他們明知道有一些錢不該拿,有一些好處不該得,所以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所謂的付出一部分,以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平衡和非正常思維上的合理性。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