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五類微信紅包
自2014年微信紅包『走紅』後,搶紅包成了很多人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不敢睡覺的『病根』。而愈演愈烈的搶紅包甚至讓很多人的『金錢觀』發生了巨變。有網友甚至感嘆:『現在超過1毛,就覺得是一筆巨款;超過1元,會感到呼吸困難;超過10元……啊,那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數字……』
原本是移動社交和娛樂相結合產物的『搶紅包』,經由一些人不斷創新玩法,似乎讓『搶紅包』滑向了一種新型『網癮』和網絡犯罪。除了賭博外,民警還梳理出5類微信紅包陷阱,提醒廣大網友在搶紅包時提高警惕,切莫因貪小便宜上當受騙。
『搶紅包套信息』
微信搶紅包,一般直接點擊就能領取,紅包金額自動存入微信錢包,不需要填寫個人信息。而有的紅包點開後要求輸入手機號碼,有些甚至要求輸入銀行卡卡號,這類紅包不要點開,很可能存在詐騙。
『合體搶紅包騙局』
一些商家開展『合體搶紅包』活動,要求參與者搶得一定金額的紅包後,要邀請更多好友『合體』,纔能搶到金額更高的紅包。據分析,這類活動多是商家為『吸粉』而借紅包樣式進行的營銷推廣活動,最終真能提現的概率不大,一些人甚至以此欺騙消費者,最後要求網友輸入手機號碼、支付寶賬號等信息,不少人參與之後,個人信息即被盜取。
『AA紅包』
在微信紅包中,有一種『AA收款』功能。騙子對該功能進行偽裝,在收款留言處,把『AA收款』寫成『送錢』,然後向微信群發送。不少急於搶紅包的網友以為這是『送錢』紅包,一旦點開就上了當,反而把錢『送』給了騙子。
『紅包插件藏木馬』
為增加搶紅包的命中率,許多網友喜歡安裝插件。警方提醒,現在已出現不少騙子借機在紅包插件上捆綁惡意軟件、木馬病毒的案例,網友應注意防范,提防個人信息被盜竊。
強制要求『退群給紅包』
一些不法分子先拉人入『紅包群』,再發各種垃圾信息逼人退群,並規定退群就得發紅包。這些微信群有些還綁定了病毒,讓用戶不好退出、無法屏蔽,用戶執意不給紅包,就發各種騷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