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拔罐拔出水泡,是師傅技術差?還是真的濕氣重?
2017-03-16 08:54:32 來源:東方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方法,讓你輕松去濕氣!

  1、茶療祛濕

  蒲公英馬齒莧茶用蒲公英根1g、薏苡仁1g、赤小豆0.7g、馬齒莧0.5g、芡實0.2、綠茶0.2、淡竹葉0.2、槐花0.2制成蒲公英馬齒莧茶,每天泡水喝,可全面祛濕!

  蒲公英是利尿除濕、清熱解毒、祛火消炎的佳品,不僅可以幫助祛濕,還可以幫助預防一些如尿路感染等隱疾,同時對女性乳腺增生、乳腺炎的防治有幫助。

  薏苡仁、赤小豆都是在除濕界也是小有名氣的,相信很多人都嘗試過紅豆薏米,這個方子絕對比紅豆薏米更有用。

  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谷胱甘?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芡實味甘澀、性平,抗衰延年,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固腎益精,除濕。綠茶、淡竹葉的清新使它喝起來更加清新爽口,而槐花可綜合涼性,使其更適宜普遍使用。

  蒲公英龍須茶用玉米須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配制成蒲公英龍須茶每天飲用,可以有效排除身體多餘水分,幫助我們去除體內濕氣。

  蒲公英又稱『尿床草』,可見其利尿效果俱佳,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更多的水分,並且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抗菌消炎,清熱解毒。

  玉米須在中醫藥中叫做龍須,中醫認為,玉米須性平,味甘、淡,可降血脂、血壓、血糖,還能利水、消腫、泄熱,對腎炎、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有效。玫瑰花可以綜合方子的寒性,三者一起搭配,效果較比單味一種效果好的多,高血糖者祛濕尤其適合!

  2、拍打排濕穴位——膝窩

  膝窩又稱膕窩,在膝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分鍾,每一兩周拍打一次。

  3、拍手

  經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濕氣給拍出去。最開始拍手時,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住,不要放棄。

  4、保持房內通風

  環境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所以一定要保持房間通風,不能太濕氣。

  5、避免辛辣油膩的食物,不熬夜,早休息!

  當然了,運動排濕效果也是不錯的哦,如果你是一個『懶貨』,那麼,不妨試試上面5個不用運動的方法吧!

  原標題:拔罐拔出水泡,是師傅技術差?還是真的濕氣重?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