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拔罐拔出水泡,是師傅技術差?還是真的濕氣重?
2017-03-16 08:54:32 來源:東方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和2個好閨蜜去洗了澡,覺得最近身體比較疲憊,於是,我們3個決定拔個罐再回去,結果出現了下面這種場面!

  麗麗的後背雖然紫青、紫青的,但是並沒有『水泡』,而莎莎的後背,沒有麗麗的那麼紫青,反而出現了很多的『水泡』,至於我嘛!屬於兩個人的綜合版,不是那麼紫青也沒有『水泡』。

  莎莎不開心了,說給她拔罐的師傅手藝沒有我倆好,都給他拔出『水泡』了,而麗麗卻說,不是師傅技術差,是你體內濕氣重,纔會出『水泡』的,你看那看那你那麼虛胖!肯定是濕氣重!別怪師傅?!

  莎莎不開心了,於是就上網,查詢一下到底什麼原因?

  拔罐後起水泡是怎麼回事?

  中醫中的拔罐是通過一種體外的物理方式將體內毒素逼出體外的過程,拔罐出水泡的實質就是皮膚皮下『充水』,體內的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以及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皮膚中,這樣就形成了水泡。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體內風寒濕濕毒較盛

  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2、留罐時間有點長

  因人而異,也和體質有關系。有人留罐20-30分鍾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鍾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了解個體情況後,再適當放寬時間。

  3、罐子溫度較高

  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異

  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過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機體內痰飲水濕的情況。水泡比較明顯,數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濕證;水泡不太明顯,數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濕熱證。

  由以上幾個常見的拔罐起泡原因可見,濕氣重會導致皮膚起水泡,與師傅技術無關。看來莎莎有點誤會拔罐師傅了~

  莎莎又綜合了一下自己虛胖的體型,早上起來肥大的舌頭(齒痕舌),上大號總感覺沒排乾淨,有的時候還有口氣,綜合了總總原因,莎莎認為是自己的濕氣重導致的拔罐水泡!

  可是這拔罐祛濕的『水泡』,莎莎不想在嘗試了,還有什麼更好的祛濕方法呢?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